(更多产业分析请扫QR Code)
(更多产业分析请扫QR Code)
泰国汽车零组件(含部件、组装)供应结构
泰国汽车零组件(含部件、组装)供应结构
2022~2028年全球汽车感测器市场规模预估
2022~2028年全球汽车感测器市场规模预估

电动车、自动驾驶、先进辅助驾驶系统(ADAS)与智慧座舱已成为汽车产业的趋势,也是带动全球感测器市场成长的关键。TrendForce预估,全球车用感测器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308亿美元,成长至2024年的346亿美元,增幅12.3%。

■今年市场规模估增12.3% 销售比重逐年攀升

IoT技术与感测器是确保车辆行驶安全、传动系统的稳定与车载智慧化功能的关键。例如,无人驾驶车配置高规格环境监测感测器、计频器,支援遥控智慧停车辅助系统(RSPA)、支持向量机(SVM)与驾驶人状态监视系统(DSM)的反覆运算,以确保汽车安全性与定位精度。

车用感测器在全球感测器市场的占比逐年增加。2023年全球感测器市场规模为2,462亿美元,其中车用感测器达308亿美元,约占12.5%。

车用感测器可分「车身感知」和「环境感知」;前者是车辆自身资讯的核心感测元件,包括红外线、镜头、毫米波雷达、超音波雷达与LiDAR等,安装在车身、底盘、传动等系统中。

环境感知产品多样,涵盖压力、温度、空气流量、线/角加速与位置,用于增强车辆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这些感测器搜集汽车周围资讯后会将数据传输至汽车电脑系统,让车辆闭迴路等核心系统可即时因应路况。

各国政府发展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为感测器带来崭新的应用前景。目前Sekonix、联创电子、欧菲光、特莱斯光学、Kantatsu与Fujifilm试图扩展电动车与智慧座舱版图,专注在隐藏式镜头等产品开发,以拓展DMS(Driver Monitoring System)/OMS(Open Street Map)潜在市场。

另外,目前自驾车等级主要落在Level 2至Level 3;1辆Level 3的B级车,整车感测器数量超过95个,其中动力系统约45到60个,车身系统约25到28个,底盘系统约30至40个。

TrendForce预估,2024年全球汽车感测器规模有望达到346亿美元。随着自驾车技术与软体定义车辆(SDV)的发展,加上各国对Level 4自驾车的逐步放宽,预期2025至2026年全球汽车感测器市场将大幅成长。

■汽车高效能解决方案 带动感测器需求

根据IEA《2024年全球电动车展望》报告,电动车将占全球汽车总销售量的20%,中国、美国与欧洲的电动车市场将持续成长,汽车电气化趋势在东协市场也不断增强,以印尼、泰国最受关注。

印尼的汽车产业正在大跃进,即使还处于汽车电气化起步阶段,仍有许多投资与合作的机会。当局正将印尼定位成电动车制造中心,为汽车产业制定绿色节能的发展路线图,欲打造完整的电动车产业链。

泰国2020至2023年的电动车转换率逐年增加,丰田(Toyota)、本田(Honda)、比亚迪、奇瑞、NETA、五菱汽车与长城汽车皆已在当地布局。其中,长城汽车收购并改造通用汽车(GM)泰国工厂,启动电动车、新能源车产线,比亚迪泰国厂则预计于2024年第三季投产。

OEM车厂急需高效能运算解决方案加强运行效能,提升资讯娱乐、高精地图与停车服务。因此,上述几个国家高度注重关键电子元件与通讯技术的产业发展,强调汽车感测器核心技术研发与深化建造完整感测器产业链。

■视觉演算法、LiDAR 各有拥护者

全球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加上多国计画禁售燃油车、强化电动车,感测器技术将逐渐崭露头角。

特斯拉(Tesla)依靠「视觉演算法」将重心转向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原因在于目前高阶视觉解决方案以镜头为主、毫米波雷达为辅,成本低且硬体相对成熟。而Google、Waymo与百度Apollo,甚至是ZEEKR等中国厂商则倾向採用硬体成本较高的解决方案,例如LiDAR结合毫米波雷达、超音波感测器与镜头。

由于「软体定义汽车(SDV)」趋势,Mercedes-Benz、Rolling Wireless、Continental、Harman已与高通(Qualcomm)合作,以单一晶片整合多个车用晶片功能。截至2023年,高通已根据Snapdragon Ride Flex SoC规划出超过26种数位座舱解决方案。

高通针对车用SoC处理器採用集中式,由内核管理全部资源,从各种感测器生成的数据到运行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模型,以满足软体定义汽车的市场需求。

#成长 #方案 #汽车 #车用感测器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