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歷史上,政治领袖遭到暗杀并不罕见,但是像这次川普遇刺充满这么多戏剧性元素的歷史性时刻并不多见,这个衝击不会只限于这次大选的结果,可能还会延续很长一段持续影响美国政治,连带衝击中美关系与世界格局。
川普遇刺,他临危不乱的表现以令人印象深刻,那张抓拍:美国国旗飘扬在川普背后的蓝天之上,在维安人员簇拥下,川普脸上带着血痕、抿紧嘴唇、握拳振臂对着群眾呼喊「战斗」(Fight!),这个画面,已经成为足以与那张「硫磺岛升旗」相提并论的经典图象(Icon)。19世纪的林肯不用说了,甘迺迪和雷根即使生在电视、摄影已经普遍的时代,都没有留下像川普遇刺这样一张令人动容的画面,这恐怕连英俊美貌的甘迺迪都要在坟墓里妒恨不已,不得安息。这个图像将会激起一波爱国主义浪潮。
再者,川普大难不死,就足以证明他是「天选之子」。自恋的川普在他任内时就不时暗示他承有「天命」,经此劫难,更是充满「烈士」或「殉教」的神秘色彩。佛罗里达州共和党眾议员米尔斯就表示,「神的干预」和上帝的「保护之手」一直在保护川普。川普自己也发文说,「只有上帝才能阻止这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
川普在提名演说枪击事件并不让人意外的成为重要的背景舞台,重提他的存活是「上帝恩典」,亲吻受害者的消防头盔。演说中也火力全开,继续攻击政敌,批评拜登在通膨、移民与世界安定上的失败。他还否认2020年选举的失败,谴责主流媒体,基本上仍是这些年的基调。
儘管两位候选人都呼吁团结,但是川普遇刺后的各种新叙事与社会氛围反而更极端化的社会对立与更强烈的文化战争。上月一项民调显示至少有10%的受访者同意使用武力阻止川普当选总统是合理的,显示美国两党竞争下仇恨升高,连带政治暴力越来越「可接受」。这让美国主流媒体忧心不已,川普遭刺翌日,《纽约时报》就发表社论,提醒美国选民与政治人物民主政治过程往往比结果重要,决定美国未来的应该是由选票而不是子弹决定。
正如列寧曾经说过的,「有时几十年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有时几周内却发生了几十年的事」。我们似乎正在经歷这样的几周。当第一颗子弹朝向川普飞去,就打开了政治暴力的潘朵拉盒子。而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又造成几乎是关键州的几万票或几千票决定了大位,如果出现选举争议,让双方能否接受选举结果不无疑问。
从现在起,到明年总统就职,难保不会再有乱事发生,届时的美国的权力当局如何反应,会不会利用外部衝突转移内部矛盾,这才是世界所担心的。(作者为自由撰稿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