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保署表示,本次活动共邀请七位专家学者、地方政府及民间团体人士,从气候变迁与永续发展倡议开始分享,谈及国内外碳权制度与碳定价,接着介绍海草床及红树林蓝碳生态系復育现况,并说明企业参与自愿减量专案的机制、程序与益处,及讲述海洋保护区保育工作、在地海洋文化推广及鲸豚海龟保育的经验与歷程以及企业ESG参与途径与展望。最后由海保署说明「海洋保育×携手永续」海洋保育ESG专案的四大方针15方案及其媒合模式与未来合作规划,并获得现场参与人员热烈回响。

海保署署长陆晓筠表示,海洋保育法在今(113)年7月12日三读通过,让海洋保育行动更能依法有据,同时在海保法中也明确提到需要公私协力合作推动,因此海保署希望推出「海洋保育×携手永续」海洋保育ESG专案,让各方能共同参与。

海保署说明,海洋保育ESG专案四大方针内容包括「海洋净好、永续利用」,透过支持或举办潜水净海活动,鼓励员工加入海保署潜海战将;「生物保育、资源永续」,鼓励员工参与救援野放活动、挹注资源扩大救伤能量、支持搁浅科学研究、赞助忌避研发推广及友善钓鱼推广;「栖地守护、生态富裕」支持珊瑚及蓝碳保(復)育行动、保护区在地巡护、支援生物辨识技术;「海洋素养、永续扎根」则可协助推动海洋保育教育行动、海洋保育人才培育及国际交流合作等。

陆晓筠署长认为,本次活动是蓝碳及海洋保育开启新的篇章,并强调在因应气候变迁及落实海洋永续发展上仍需要各界持续努力。保育蓝碳生态系除了可以维护碳匯功能外,更有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系统健康,除了蓝碳,海保署期望透过多样性的行动方案开启企业和民间团体合作契机,从减缓气候变迁、保育、復育、教育多面向,携手产官学一起参与,一同响应「昆明-蒙特娄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以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之愿景。

海保署期盼各界对于蓝碳、海洋保育有更深刻的理解,进而启动后续政府、企业及民间团体等公私部门进一步合作的动力,共同推动海洋永续发展事务。

#专案 #合作 #行动 #海洋保育 #海保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