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大陆渔船在金门禁限水域遭海巡署追缉翻覆,导致4人落水、2人死亡,至今近半年即将落幕,虽然最后协商共识因颱风延期,但此一事件无疑严重斲丧台湾政府的威信,对台湾造成难以弥补的损伤。

事件症结点一开始,台湾就站不住脚。海巡署遇衝撞竟无密录器,证据拿不出来,接着政府部门互踢皮球,否认撞船,立院要求专案报告时,管碧玲竟私下将「碰撞事件」改为「取缔大陆快艇事故案」。一桩涉及两岸人道的事故,最终成了朝野「碰撞」的角力场。民进党政府为掩过饰非,不仅失格,让大陆死者遗体冰冻殡仪馆近半年,更是违反人道。

更糟的是,事后两岸「金厦海域」中线默契形同失守,大陆宣布了在金厦海域常态性执法,等同压缩我方金门海域的执法权。

在两岸承平时期,金厦海域是当地渔民的传统渔场,大陆尊重我方对金门管辖规范,也才有了1992年国防部根据《两岸关系条例》设置「禁限制水域」。为此,福建当地都发出行政命令,禁止渔民前往大陆称作「敏感海域」的禁限制区捕鱼。

但214事件改变了两岸长期默契,大陆宣布金厦海域常态执法,国台办表态「不承认」金厦海域中线默契,顾及两岸关系多年未修的「刘五店航道」开始整治,将隔开大小金门与大二胆岛,未来陆船通过禁限水域,我该如何处置?

更甚的是,月初被押的「大进满88号」渔船及3个月未归的胡姓钓客,都预示大陆对台将「依法处置」。214事件不仅让对岸看穿台湾海巡的脆弱,政府部门的虚与委蛇,还让台湾门户洞开。弥补不回的损失,赖政府如何负责?

#默契 #大陆 #弥补 #金门 #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