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高潮迭起,川普遭枪击、拜登不连任,但台湾人民却都觉得似曾相似,319枪击案、换柱,我们都经歷过了。那么,以台湾的歷史经验,能预测美国大选接下来的发展吗?民主党换候选人真能扳回一城吗?

首先,枪击案是否能成为逆转选情的关键?319枪击案后,陈水扁自认影响有限,然而当年选票差距甚微,很难说没有关联。但枪击案带来的效果,主要是催出基本盘能尽量票票入匦,以此而言,共和党支持者投票意愿将会相当高,并会激出潜在亲共和党的中间选民支持。

反观民主党在拜登的辩论表现令人失望后,传统金主转为观望,拜登只能黯然宣布放弃争取连任。类似状况,就如同台湾曾发生的「换柱」事件。

当时洪秀柱在国民党逆境中参选,一肩扛起责任本是美事一桩,但随着选情持续低迷,连带造成国民党多个立委选区「无人敢战」,许多金主见情势如此,也封锁手上资源。这样的情况,比选输总统还严重,不仅是立委选区未选先输,金主资源的断炊恐更波及原本选情稳定的候选人。

国民党最后决定召开临时全代会「换柱」,但回顾这项决策,究竟是换好,还是不换好?其实蓝营至今都仍在争论。只是,端看当时的政治环境,国民党在总统大选上已难操胜算,所以整体战略的考量确实必须更为着重保住立委的席次。

拜登宣布退选前,据报导前眾议院议长裴洛西曾告诉拜登,再选下去连眾议院都保不住,有论者认为这是拜登愿意退出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这点与当年换柱背景更为雷同,无论是当年的国民党还是现在的民主党,都必须思考一旦主帅的支持度欲振乏力,导致底下无人敢出征,也无人敢给资源,不仅将造成主帅战场败选,连带国会也将兵败如山倒,陷入全面溃败的窘境。

根据目前相关民调显示,两党选情仍在拉锯中,但民主党的挑战确实会比共和党还多。毕竟,共和党已经完成内部整合,民主党则仍未定在天,还得应对来自对手接二连三的调侃与攻击,实属内外交迫。

枪击案与主帅退选,就台湾的经验来看,确实是相对有利于民进党。同样道理,川普在歷经这两起事件的「补血」后,将有更大能量席卷共和党选民的选票;只是,过度强势与令人难以预测的个人风格,其引来的反作用力也不容小覷。因此,眼前的美国总统大选,恐已成为「多少人想要川普当选」与「多少人不想让川普当选」两股力量的对决。

#选情 #换柱 #川普 #共和党 #拜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