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1停机解联已成定局,但是核电是否就此出局却是未必。毕竟核二、三的除役许可都尚未发出,甚至连资料都未正式送出,从申请许可到完全拆厂,估计还有10年时间。在供电不稳、火力排碳大增情况下,台电应利用这段时间作好保养与维修,未来能源政策如有机会调整,能给核二、三厂重生机会。
总统府新设的国家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8月即将召开,总统赖清德找来拥核的和硕联合科技董事长童子贤当副召,还有视核能为低碳能源的中研院前院长李远哲、台湾永续能源研究基金会董事简又新当顾问,被认为是希望能源政策摆脱体制内束缚,透过委员会寻求共识,保留核能延续的弹性。
加上在野党也正在推核电延役修法,法规解套机率很大。外在供电压力上,AI应用如火如荼,资料中心与云端伺服器设置需求庞大,国内供电始终让人有不稳定疑虑。现有核电厂成本又低廉,对国内已连三年调涨电价来说,有「消波块」缓涨作用。更别说,绿能建置缓慢,核能退役后都是大量排碳的火力发电取代。
在核能前途国内尚有争议下,因此核三1停机,乃至明年2号解联,都不代表核电已「寿终正寝」。毕竟目前核二除役许可尚在环评,台电要补给核安会的除役资料,也都未正式送出,加上核三的除役许可也在环评,这至少也都要1至2年。
核二即使拿到除役许可,除役四阶段光第一阶段为「过渡阶段」,就需8年,才会进入「拆厂阶段」,也就是如要延役,拿许可到拆厂,核二、三可能都有10年时间。
虽然第一阶段可以先移除气涡轮机与输配电设备,但台电应该在政策未明确,媒体民调超过6成民眾重视核能下,先保留相关设备,做好保养与测试工作,留给核电一个弹性的未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