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今年度已有12例境外移入登革热确诊病例,永康区又出现今年第1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确诊病例,让疫情雪上加霜。市府卫生局29日指出,屈公病与登革热症状近似、传播途径也一样,但症状持续时间较登革热更久,加上发病前2天即具传染力,较登革热更难防治,呼吁市民加强「巡倒清刷」,彻底清除积水容器。
市府卫生局表示,首例屈公病个案为永康区崑山里20多岁的菲律宾籍女性,7月6日至27日返菲探亲,27日自高雄机场入境,因出现发烧症状,机场以登革热NS1快筛阴性,28日经实验室检验为屈公病阳性确诊后,卫生所已针对个案居住地室内紧急喷雾罐防治、环境孳生源清除及病蚊媒密度调查,还展开居住及活动地户内外化学防治作业。
卫生局说,屈公病发病初期症状与登革热、兹卡病毒感染症状相似,主要有发烧、关节疼痛或关节炎、头痛、噁心、呕吐、疲倦、肌肉疼痛或皮疹,但部分感染者的倦怠感及关节痛会持续数周至数月,此一症状与登革热症状表现不同。
此外,屈公病发病前2天就具有传染性,登革热则在发病前1天具有传染性,相较之下屈公病更因难以发现,增加防治上的困难度。
卫生局指出,屈公病在台湾属第二类法定传染病,传播病媒蚊为埃及斑蚊及白线斑蚊。根据疾病管制署统计,今年迄今全台共有6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国家为菲律宾3例、马来西亚1例、印尼1例及印度1例。
卫生局强调,无论屈公病或登革热,最有效的预防方法都是清除孳生源,民眾应定期检视户内外环境,近期颱风降雨更应加强「巡、倒、清、刷」,并彻底清除积水容器,防止病媒蚊孳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