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凯米颱风的影响,许多民眾滞留在金门无法顺利返台。儘管国内民航业者(如华信、立荣)努力不懈地往返台金两地,但对于眾多的滞留人数,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因此,为了让这些民眾能儘速返家,国防部派遣C-130运输机支援。此举虽达到正面效果,但也引起不少负面批评,认为这是为了该机型升级案的政治作秀。

中华民国空军的C-130,其升级计画预计从2025年开始,至2030年完成。计画涉及19架现役H型运输机和1架HE型电战机。长期以来,平时主要执行人员运输、伤患后送、物资转移等任务,战时负责战备物资转移和空降部队投放。笔者认为,思考如何将其有效运用于国家安全战略,才能凸显其价值。本文将分析这项升级案,对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的利弊影响。

一、升级优点

1.提升飞航安全:升级后的C-130将配备先进的数位化座舱航电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地貌警示与防撞警示系统,显着提升飞行安全性。

2.延长服役寿命:该计画包括机体结构延寿,使服役超过35年的运输机能够继续服役,减少购置新机的成本。添购新机需要考量的不仅是后勤整补能量,还需确保其有效运用符合国家战略目标。

3.多功能性增强:升级后的C-130将具备更强的电战反制能力及通讯与助导航次系统,提升其在特战、空投、人道救援等多种任务中的表现。

4.国际合作与救援能力:该机种在国际人道救援中发挥重要角色,例如在海地震灾、南亚海啸、菲律宾风灾等情况下。性能提升后,可持续在国际社会中展现台湾的价值与影响力。

二、升级缺点

1.高昂的成本:升级预计耗资超过100亿元新台币,对于强调勤俭建军的国军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国防预算开支。

2.执行风险:升级需要跨越多个季度,涉及层面广泛,需要多方单位的协调和技术整合,存在延误交付的风险。

3.依赖外国技术:该升级案需依赖美国的技术和零部件支援。在当前俄乌衝突及以哈衝突尚未结束的情况下,国际局势瞬息万变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到国家安全战略及军事战略的规划。

此外,C-130可在灾害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凯米颱风、0403花莲地震等自然灾害后,迅速运送救援物资和人员到受灾地区。这不仅提高政府应急响应能力,还增强民眾信任感。因此,应该放眼国家战略层面,而不是局限于传统的军事任务。

再者,提升HE型电战机的性能,可增强对周边战略侦察和情报搜集的能力。随着科技进步,可考量研发类似战轰机的外挂电子荚舱,在运输机型升级的同时,将挂载荚舱所需的电力供应系统列入构改期程内。以长时间的战区巡逻和情报搜集获取的数据资料,为决策者提供更精确的资讯,提升国防前瞻能量。

所以,从国家安全和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全面考量其多层次、多用途的战略运用,才能真正发挥升级后的C-130应有的价值,避免被误解为政治作秀。(作者为自由撰稿者)

#国家安全战略 #升级 #服役 #能力 #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