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从心认识我:由失智家庭学习灵性照顾》( 以下简称《从心认识我》)的写作,经歷了三年,过程一波多折。我的初始心是想要为失智症家庭出版一本报导文学式的书籍(这或许只是第一本)。我总觉得,我们对于失智症不要总是抱着「失智症可怕」、「持续退化带来的只是频频的失望与失落」、「失智者/照顾者可怜」、「失智者难以照顾」等等负面的刻板印象。

因为,二十多年来,我在照顾几千个失智家庭的经验中,看到很多的家庭都有彩虹般的美好见证。不同的失智症型态,病程不同,故事也不同。但是,生命的价值,一定不在于「不生病」,因为人生本来就有苦难。所以,如何在苦难中学习、成长,才是生命的意义,也是失智症要教导我们的。

看诊时,我也从以前只与家属对话,到现在意识到要按照失智者的教育程度与失智严重度,与失智者对话。我也发现,既然「以人为中心的照顾」极为重要,我们要「从心认识」失智者。而照顾者要进行照顾时,很多时候都需要「整理自己」,以免自己的情绪、价值观、主观想法影响了失智者(被照顾者)。在临床经验里,照顾者的情绪左右失智者的反应的事实,比比皆是。甚至发现,失智者的暴怒与肢体反应,其来源根本就是因为照顾者不正确对待带来的。

失智症是让我们认识「人」的疾病,这样的想法渐渐让我对于灵性照顾有不同的看法。我从原本用信仰来看灵性照顾,有了转变。契机是在我们翻译《恩典依旧:上帝眼中的失智者》的时候。那本书让我认识到,失智症的认知障碍是一种从临床神经学、认知科学, 进入哲学(甚至有一门学问称为「神经哲学」)、神学的命题。我发现,失智症是我们藉以认识「人」的一种疾病,而且失智症涉及其他人(家属、专业人员、社区居民、社会大眾)的问题。它根本就是一种关乎「人」的问题,而因为人的存在乃在于他们之关系,所以,失智症是一种「关系的疾病」。然而,我们要瞭解自己都很难了,遑论认识别人。

茶叶蛋的蛋壳完整的,不会好吃。容器有裂痕,光才能进去。「完全」不需要完美。不完美才是一种完美。

这些看似很「哲学」的论点,却真真实实影响我们日常的生活。这些句子恰好回应了我对于失智症的想法。失智症代表着人生命中的苦难、追寻答案的过程乃是在追求对于人的认识(像是自古以来的哲学家一样)、苦难中如何有平安与成长,不就是「灵性照顾」吗?灵性安适的追求一定可以提供这些问题的某些答案。在此暂且卖个关子,请读者读我在书中撰写的文字,看看是否同意我所说的,也欢迎有更多的讨论。

本书包含了六个失智家庭的故事(由余丽姿小姐採集与撰写)。故事可以带来很多省思,也可以用不同角度来讨论。原本试着要把医疗放进此书,但是,医疗的议题也是非常繁杂。正当举棋不定时,刘亮馨顾问从英国学成归来,加入瑞智基金会团队,把最新的灵性照顾概念带给我们。经过长时间的讨论与思考,我决定还是聚焦在灵性议题上。我们在原本的故事中,加入灵性照顾的讨论问题与短文(刘顾问撰写)。

我与刘顾问更写了几篇「导论」介绍失智症的灵性照顾。说是「导论」,全长却超过3万字,等于几乎是半本书。这是此书的心路歷程与因缘际会,歷经起伏,但绝非偶然。

本书应当是台湾第一本探讨失智症灵性照顾的书籍。希望大家从失智家庭的灵性议题, 来学习灵性照顾。一般人对于「灵性」有很大的想像空间,看似抽象、形而上,甚至超自然。但是,我们可以在每一篇故事中,看到平安(peace)与幸福感(well being)、爱(love)的关系(relationship),甚至即使是失智者老去、凋零,那些影响力仍旧存在。这不就是失智者的生命意义与失智家人的获得吗?我深信这就是灵性的意义。而且希望读者藉此学习灵性照顾,应用于各种疾病,不只单单在失智症。

两位作者使用2014年发表的国际共识对于灵性的定义,所以,应当也是国内第一本用此国际共识贯穿所有论述的书籍。此国际共识是集合过去几十年来国际间的经验与实证结果,使得讨论可以跨信仰、跨文化,得以对于此一科目有一个共同谈论的交集。建议所有读者学习用这个立场来谈灵性照顾,避免各说各话。我也收集了几篇近年来重要的文献摘要,放在附件,供读者参考、使用。

三章导论呼应六个案例故事,我写了三章导论。第一章写为何要谈「从心认识我」,我们究竟如何有能力如此做。我们也常常谈「以人为中心的照顾」,然而「照顾」,似乎让照顾者以为只要提供贴心的照顾,失智者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但实际上,照顾其实可以不用单向,甚且当照顾者以单向的思考时,可能也忘了自己的需要。

第二章写失智症到底让我们失去什么。我举了很多论点与方向,但是最终的目标是导向结论:失智症是关系的疾病。

第三章写到,失智症虽然让我们失去了一些,但是我想提醒读者(当然,主要是照顾者),很多时候,照顾可以是双向而丰富的,照顾是有办法可以改善关系,照顾是可以得到酬劳的。重点在如何做,有无看到。所以,失智症,可以让我们寻得以前未曾有的。这从来就不是一条容易的路,但是灵性安适感可以提供我们面对这些问题的「韧性」(resilience)与处理能力。而从五道人生来做到关系的改善,不就是灵性照顾的目的吗?

这些章节其实想要呼应每一个案例故事。故事中,一定有一些可以帮助你的。家人们一起阅读,寻找关系与生活中的彩蛋,如果看见可以做的就去行动。爱与被爱,饶恕与被饶恕,其实可以在生活小细节中就能看到或实践。这不就是灵性照顾吗?从此论点来思索,你会知道,失智症不过是我们要处理生命中的枝枝节节的一个范例而已。

每个案例故事紧接着设计了「问题讨论」,值得大家坐下来聊聊,找到自己,梳理自己的生命。很棒,反思是帮助自己的开端。当我们得安慰了,就有能力安慰别人。

#故事 #照顾 #家庭 #一种 #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