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拚经济,房地产市场止跌回温是重中之重。不过,《华尔街日报》报导,中国政府反对国际货币基金(IMF)提出的动用中央政府资金帮助结束房地产市场长期低迷的救市计画。报导认为,这项作法可能将削弱外界对中国政府採取更有力措施重振房地产市场的希望。
报导指出,IMF工作人员在周五发布的报告中建议,中国政府提供直接资金,「建成并交付未完工的预售项目,或向购房者提供补偿」。他们表示,中国政府还可以考虑将一些不可行的房地产项目转为保障性住房项目。
报导称,IMF工作人员在报告中表示,中央政府的此类支持应作为一次性措施提供,以避免外界认为这是在救助房地产开发商。
IMF补充称,「资产应以足够低的成本收购,支持应针对在某个截止日期之前预售且无法通过市场融资竣工的房屋。」
依照IMF的估算,如果实施该计画,4年内可能每年耗费中国约5.5%的GDP。根据《华尔街日报》基于中国去年的GDP计算,这意味着该计画将需要近1兆美元的资金。
根据上述报告,中国政府一名代表对此予以反驳,主张以市场化方式解决中国大量的烂尾房问题。
IMF执行董事会中国执行董事张正鑫表示:「中央政府直接提供财政支援是不合适的,因为这可能导致外界预期政府未来会出手救助,从而造成道德风险。」
报导称,IMF的提议已被驳回,但其对救助计画所需资金的评估暗示出,中国领导人在结束房地产危机方面面临的挑战之大。房地产危机已成为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主要拖累因素。事实证明,中国政府迄今为止推出的措施不足以扭转局面。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