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颱风或大雨,台中市各区常传出路树倒塌情况,为早期发现树木潜在问题、达到及早治疗目的,且避免路树倒塌危害民眾生命财产,市府建设局导入「光达检测」技术,透过观测树木尺寸判读其生长趋势,并以数据化方式记录,15日选定树木倒塌风险高的南屯区大容东、西街共88株垂榕率先检测,未来盼扩大至全市重要路口行道树。

站在大容东、西街路口,检测人员架起工具,针对一旁路树做判读。建设局长陈大田表示,「光达检测」是以低功率、人眼可视安全范围内的3D激光做脉衝测量感应扫描,检测方式分为固定式、手持式或车载式,过去经常运用在地形监测、房屋模型或建筑物、桥梁等监测,这次运用到树木上,盼及早发现问题并治疗,避免褐根病树癌发生。

建设局指出,造成树木倒塌的原因很多,经调查发现,许多倒塌树木都有感染「褐根病」,这种疾病在早期阶段不容易以人工巡检的方式辨识病害,为此,特别导入「光达检测」技术,首先在文心路一段至大墩十八街沿路的大容东、西街旁88棵高10公尺以上路树试办,透过检测判读树木生长情况,达到及时处理,减少病害扩散造成树木瞬间倒塌情况。

台中市包括公园、绿地及行道树等共有约22万多株树木,陈大田表示,这次使用的是「固定式光达检测」,该仪器可捕捉树干、树枝、树冠的三维结构,精确测量每株树木尺寸、识别出该树木是否过高或过于倾斜,再依据树干密度、形状判断其生长与健康情况,若发现树木有潜在问题可及早採取预防措施。

陈大田强调,「光达检测」15日开始执行,此技术较过去人工巡检方式可节省10倍人力,预计年底前完成该路段树木2次监测与数据分析,后续会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相对应处置方式,每3个月巡检1次,将视试办成效,2年内盼完成各重要路口行道树检测。

#倒塌 #大容 #重要路口 #检测 #路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