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歷史建筑「原日本陆军台南偕行社」修復过程拆开室内白墙却赫见里面整面黑但带有七彩光泽,委托台南文资科研中心科学检测,确认为炼铜炉渣经过回火后产出「孔雀砂」,科研中心买来炼铜炉渣试炒,歷时年余,率先全台重现「孔雀壁」,将于偕行社还原復刻。
邻近台南公园和台南火车站的「原台南陆军偕行社」,落成于1915年,见证日据时期陆军第二联队在台南的歷史,一度险遭拆除售地命运,经在地居民发动抢救,2007年指定为歷史建筑,2021年启动修復,预计9月竣工。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年前设立「台南文资科研中心」,期使古蹟修復更具科学根据,偕行社修復即获得科学检测助攻。
文资科研中心主任林秋婷表示,偕行社在修復过程发现拆开后的墙壁整面剥落的黑墙带有光泽,委托中心做科学检测,发现黑砂材质为炼铜炉渣,但买回市面的炼铜炉渣分析,却不同于偕行社的七彩光泽,她翻找史料调研,进一步找到「孔雀砂」,这才将两者连结起来。
由于目前市面上已找不到孔雀砂,她翻阅文献,得知透过高温窑烧炼铜炉渣,700度可达孔雀色、800度银色、900度金黄色,她发现若透过「回火」高温炒炼铜炉渣,也能散发金属光芒。为确认这道工法是否可行,她带着炉渣拜托热炒店老板帮忙炒,经长时间反覆试验,确认炒4.5分钟色泽最漂亮,若炒过头,炉渣则会变成黯淡无光的灰色。
「从实验室到热炒店再到工地」,林秋婷实际制作出孔雀砂,甚至吸引外县市修復团队找她去授课,用于修復日式宿舍之用。林秋婷说,日据时期宿舍「床之间」几乎都是孔雀壁,但后来修復时,则以白灰墙取代。
她提到,站在文资修復观点来说,这也是一种破坏,国内不少修復案例以孔雀壁维护管理不易、苦无材质、技术做不出来为由,未能真实还原。她亲自到偕行社工地教导建筑师与工班团队,炒出七彩色泽的孔雀砂,希望透过试验将试作成果作为样板,提供未来日式歷史建筑的修復作参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