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米颱风过境已3周,山区仍持续性降雨,结实累累的酪梨果树出现裂果、断枝、根腐等持续性损害,部分酪梨授粉不全,外型宛如「小黄瓜」,农民叫苦连天。
大内区是全国最大酪梨产区,果农李文田表示,颱风过后至今山区几乎每天下雨,雨势强劲,打在结实累累的树枝、果实上,轻则造成落果,重则断枝,树枝上挂着的2、30颗成熟度不足的果实全都报废。他有7分地以网室栽培酪梨,5分地露天栽培,颱风过境时,扫掉约2、3成的酪梨。颱风过境后至今,每天都持续落果,初估又损失1至2成,而且还有几棵果树根部泡水倾倒,必须重种新树。
李文田指出,风灾也造成部分酪梨授粉不全,外型宛如「小黄瓜」,口感还是很好,虽然有许多民眾要出价收购,但他严格要求自己的果实品质,只要不达标的果实全都不卖,最后全都分送给订货客户与亲友。
酪梨青农杨子贤说,她的果园位于曾文溪畔,採露天草生栽培,颱风期间园内积水深度目测至少1人高,她跟父亲直到第3天颱风假才涉水挺进果园,落果损失约3成,但部分果树连根翻起,部分树叶开始凋萎,明显是根部因浸水受损。待採收的酪梨经过颱风摧残,饱含水分,经过日照,转色不全,从果腹爆裂。这些持续性伤害仍密集上演,她每天忙着重建果园,心力交瘁,无暇诉苦。
嘉义农业试验分所助理研究员蔡惠文表示,酪梨是浅根植物,肉质根很怕浸水,淹水24小时以上就容易发生根腐病,甚至倾倒。酪梨树如果倾倒,如果还持续健康成长,建议不要把树扶正,否则容易把另一边地下的根折断,加速死亡。酪梨树若根部受损,约1星期后开始出现树叶凋萎、枯黄,果实表皮乾皱,持续落果,建议要立即修剪枝叶9成以上,减少果树养分的流失速度。不过一旦出现根部损伤情况,平均也只能救回1至2成。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