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杨琼璎20日偕农业部长陈骏季等人,前往台中市后里区后里农会与农民座谈,农民关注农业缺工、公粮制度等议题。针对缺工问题,陈骏季表示,除引进国外劳力,也鼓励自动化,以解决劳力不足,公粮制度则会时刻检讨,拟定最好制度。
昨天座谈会由杨琼璎主持,并採一问一答方式,由陈骏季一一回答农民问题,会中多位农民提及,公粮制度应改善提升农民收益、水权牵涉农田灌溉与收益、农业人力老化缺乏劳力等多个议题。
大甲农会总干事黄瑞祥则提出希望创设首座以稻米、果树枝条为原料的「农粮剩余资源循环再生场域」,若顺利推动,每年最多可减少排放近7500吨二氧化碳。
针对缺工部分,陈骏季说,除协助引进国外劳力,也鼓励产业自动化及机械化;公粮收购状况会时刻检讨,并拟定最好的制度,同时加强宣导各项补助的力度,让更多农民知道。
陈骏季表示,对于缺水採取轮灌,是因为评估即使放水,也无法供应到收穫期才有此决定,农水署针对灌区清理有设服务专线,一通电话就有人服务,农民发现灌区脏乱,可打专线电话反映,约4天就可处理完毕。
另外,大甲农会提案设置农粮剩余循环再生场域,陈骏季表达赞同,他强调政府近年大力推动绿色减碳、农粮剩余资源循环再利用,农会若有心推动,农业部一定全力支持,他现场也要求农粮署、农改场给予协助。
杨琼璎表示,每个县市都有不同农业特色,台中市不同行政区都有各自的农业风景,所面临的困境、所需要的帮助都不尽相同,她感谢陈骏季下乡座谈,倾听并解决在地农民需求。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