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雾峰区过去採惯行农法,一度让田野间瀰漫农药味,居民返家后关紧门窗,感情渐渐疏远,自推动友善农法后,农友大讚「重新连结起社区情感,是意外之喜,也是最大收穫」;为让学生了解家乡,在地五福国小亦将杂乱仓储整修成黑翅鸢休憩所,让学童透过玻璃落地窗,观察到田野四季变化与黑翅鸢生态。
雾峰农会理事黄炳南8月31日分享,五福社区过去种稻採惯行农法,喷洒农药来防虫与抗菌,一般会有2个月是农药期,不仅田间瀰漫农药味,也在无形中吃下农药,居民下班、放学返家,就将门窗关紧,加上周边没有公园和休憩场所,街坊邻里疏于交流,情感也慢慢生疏。
黄炳南说,开始推动友善耕作后,不再使用农药,居民慢慢愿意走出家门,互相交谈,社区内的后溪底福德祠过去都没有人来,现在常常上午10时多就会看到大家一起泡茶聊天,很有人情味,「重新连结起社区情感,是意外之喜,也是最大收穫」。
而在地的五福国小周边稻田围绕,为让学童了解地方生态,校方投入近200万元将杂乱的仓储整修成「黑翅鸢休憩所」,4月落成。室内设置烤箱与多项烹饪工具、沙发和阅读区,更将面对稻田的墙面改为整面落地窗,能直接看见稻田随四季变化的美景,用望远镜细细观察黑翅鸢动态,让学童大讚「好新奇!」
校长赖如足说,从五福社区的5甲地到雾峰的百甲良田,有赖地方一起努力,学校也希望能利用此空间,让学童休息时贴近地方生态,不再只局限于课程才能走进地方;此外,黑翅鸢休憩所也开放外借给社区使用,希望打造与社区共好的教育园地。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