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县竹东镇中山国小争取内政部国土署「校园周边暨行车安全道路改善计画」,获中央补助959万余元,新竹县府自筹210万余元,改善工程3日动工,预计120个日历天完工,打造友善人本的通学廊道。
教育局长杨郡慈说,本次将既有通学廊道,包含中山路、新生路等2路段,串联中山路既有实体通学步道,展开总长265公尺的改善工程,将重新擘画合宜的通学动线,除提供学校师生安全友善的步行空间,更与周边邻里环境结合兼具美感。
教育局说明,中山路与新生路路口藉由原有围墙移除,可解决行车视线死角,并设置三角庇护空间,行人于此路口可两段式穿越路口,新生路则是将原有围墙退缩后建置实体人行道,人行道配合既有道路线型,人行道宽度维持1.5公尺以上。
另外一大特色在于新生路路口转角部分结合街角的伯公庙,将校园围墙大范围退缩,让街角伯公庙周边可以形成一个行人通行兼具驻留功能的小广场空间,提升学童通学安全同时,也能优化周边邻里的休憩环境。
为提供行人、学生更安全的通行步道,新竹县政府与各乡镇市公所、单位,共同向中央争取「校园周边暨行车安全道路改善计画」19案,工程将于年底前陆续完工。2024年「永续提升人行安全计画」亦获核定补助12案,总经费1亿8209万元,工程施作地点涵盖竹北市、竹东镇、关西镇、新埔镇、新丰乡及尖石乡,其中8案为改善校园周边的人行道步道。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