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副助理部长蔡斯(Michael Chase)日前赴北京参加国际防务研讨会的「香山论坛」,并与中共军委官员会面,创下拜登政府任内美国军官访陆的最高规格,也标志着美中军事对话正在恢復。值得一提的是,蔡斯因去年秘密访台而被台湾熟知,但此次北京官方称呼其为「陈思茂」,而非英文译名,代表了政治风向的敏感变化。
眾所周知,「洋人华名」的使用习惯已流传百余年,一些外国人或是出于与中国打交道方便,或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都倾向使用具有汉文化内涵的中文名、而非英文直译。同样在华语文化圈内,华人也会主动给立场或情感较亲近的外国人起中文名。洋人华名的传统直到现在还在香港沿用。
不过,以北京立场而言,是否採用「洋人华名」往往是一个现实政治考量。这是因为洋人的华名往往都能折射出「信达雅」的中国文化风格,但一旦与西方关系交恶,这些高雅的名字就显得不合时宜。例如,川普政府的副国安顾问博明(Pottinger)是「中国通」,但反共色彩浓厚,故北京就坚持使用「波廷杰」的直译;同样地,美国副总统贺锦丽(Harris)的中文名是在其加州从政时,为了拉近与当地华人社群的关系而起的,但无奈当时美中关系不佳,中方仍使用了平庸的「哈里斯」。
在上述背景下,再来对照此次大陆官方首次使用「陈思茂」来称呼蔡斯,以及使用「施灿德」来称呼同样参加香山论坛的前国防部副助理部长,背后隐含着改善对美军事关系,向美方释出善意的讯号。另一方面,蔡斯和施灿德都有在中国大陆留学的经歷,掌握流利中文,陆方此次能够大方重新使用「洋人华名」,除了国际政治考量以外,也有重新争取美国「中国通」的意涵。
过去几年间,台海情势凶险,美方高层将领都希望与共军保持热线通话,以避免误判,但因政治原因而迟迟未能恢復。8月美国白宫国安顾问苏利文访中,罕见与中共军委副主席张又侠见面后,相继促成大陆南部战区司令员吴亚男与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视讯通话、蔡斯率美军方代表团访中参加香山论坛,以及大陆南部战区司令员访问夏威夷,并传出东部战区司令员也有望与美方恢復热线。
根据美中台三角关系理论,美中关系改善,台海情势就会缓和,若台湾执意抗中,就会被美中同时控管、乃至冷落。美国国防部监察长日前发布报告指出,国防部向台湾运交不堪使用的军备,包括潮湿发霉的防弹衣。若对比美中军事沟通迅速重启、北京重新争取美军方「中国通」的事实,便可理解美国对台军援「货不对板」的原因了。(作者为智库研究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