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华国际酒店集团旗下质感系温泉度假酒店〈北投晶泉丰旅〉正式营运,为重现北投好客的饮宴文化与昔时「温泉乡食代感」,晶华酒店新创〈泉源阁〉餐饮品牌,并在〈北投晶泉丰旅〉内打造一「全包厢式餐厅」,内有七间可供10至20人用餐的包厢,以及一间可接待80至100人的宴会厅,主攻「办桌美食」,10人桌菜2万元起,菜色网罗了昔日酒家菜、南北办桌手路菜,菜色皆大盘豪气上桌,澎湃吸睛。其中可容纳20人的大包厢更有独立有专属泡汤池,提供「汤泡饭」汤屋配美食的用餐休憩选择,是一大特色亮点。
主攻「办桌菜」,是晶华国际酒店集团董事长潘思亮定的调。最早,晶华餐饮团队以「新台菜」或「新台北料理」的定位出击,但潘思亮认为,「办桌」,内含台湾人「热情款待」的人情底蕴,更是一「匯集饮食文化之大成」的宴客型式,于是,〈北投晶泉丰旅〉的馆内中餐厅〈泉源阁〉,有了市场第一与唯一的定位,预料将备受期待。
传统的「办桌菜」,以台菜为主。但全台各地于食材取得难易度不同,口味受到在地特产影响而各有所好,反映出当地的饮食文化。一般而言,北部筵席口味偏咸,而南部则偏甜。另外,在接近海口的地区,由于海鲜食材丰富且取得容易,所以如屏东的东港及小琉球等当地办桌菜几乎以海鲜为主,中部地区则以肉类为重,海鲜次之。而客家人居多的桃竹苗一带,在口味上则融合了客家菜的特色。在大台北地区,由于对新事物的接受度高,所以办桌菜菜单混合了台式、粤式等不同风味组合,引领食尚、一路精进前行。
基本上,传统「办桌菜」的道数除丧事桌外,皆为偶数,因取其「双双对对、万年富贵」的吉祥意义,通常依照主家的预算或喜好,设计出十至十二道,每道菜所用食材不会重复,若重复,代表掌庖的总铺师厨艺不精。
在出菜顺序上,办桌菜多以如〈梅花拼盘〉、〈赐喜拼盘〉等冷盘为首。有时候总铺师会将具代表性的主题菜排在第一以彰显其意义。如生日寿宴上则会以〈蹄膀寿麵〉为出菜之首,满月宴则以〈麻油全鸡〉为第一道菜。上完冷盘或主题菜,紧接上桌的就是「手路菜」,这也是整个宴席的重头戏。「手路菜」就是总铺师各自的拿手菜。因此,在不同地方「呷办桌」,可以尝到无数的大厨拿手好菜。
除了主题菜、手路菜等代表性的菜色会安排在前面出菜之外,一些珍贵高级的食材,如鲍鱼、鱼翅等或者须趁鲜享用的料理,也多列在前几道,除了考量排太后面出菜,宾客吃不完浪费之外,以鱼料理而言,由于鱼肉容易零散,所以不方便打包。
〈泉源阁〉掌握传统办桌菜的精神由晶华酒店中餐行政主厨蔡少华,以及驻店主厨陈士庭和晶华宴会厨艺团队联手设计菜单。除有〈手路鸡仔猪肚鱉〉、〈五彩白玉凤眼鲍〉 ,以及旧名〈五香排骨〉、现今名为〈吮指排骨〉等昔日经典酒家菜。另外还有〈蟳丸〉、〈芋枣〉和〈鸡卷〉等南部传统办桌菜。随着农畜渔业进步,加上食材较昔日容易取得,所以这些菜肴的形色与风味、口感亦升级且精致,唯一不变的是「澎湃依旧」。
〈泉源阁〉包厢的名称取材自民初思想家梁启超所写的《北投温泉》一诗,从「寻幽殊未已,言访北投泉。曲路阴迴壑,海流碧喷烟。土膏温弱荇,溪色澹霏烟。苦忆汤山渌,明陵在眼前。」中选出「寻」、「霏」、「碧」、「泉」、「渌」及「汤」等单字为包厢名,间间都备有那卡西乐团伴唱助兴的空间,其中可容纳20人的「汤」包厢更规划有专属泡汤池,用餐宾客可选择「汤泡饭」的套装,体验昔日北投酒家的宴饮时光。
泉源阁
地址:台北市北投区泉源路19号
(北投晶泉丰旅3楼)
电话:02-6610-0100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