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法庭针对死刑作出合宪判决,但判决提到,如没直接故意,不得判死刑,即便直接故意,仍要进一步确认是否符合情节最严重罪行规定。法界人士21日表示,间接故意的恶行并不亚于直接故意,大法官把间接故意排除于死刑外,「很可笑」。如果有人在街上放一颗炸弹,造成重大死伤,算不算是间接故意?不得判死吗?

法界实务人士指出,美国为保障死刑犯所设计的各种程序保障,包括选任陪审员时不附理由的排除权名额增加、禁止诉之主观合併和客观合併、量刑时必须调查被告的成长过程,不胜枚举,但就是没有把间接故意排除。

法界人士说,街头开枪扫射杀人,街头放置炸药引爆,都是间接杀人故意。所以,在废除死刑前,把间接故意杀人排除在死刑范围之外,等于「在判司法死刑,让人民嘲笑司法」。

举例来讲,汤景华2014年4月到新北三重小吃店用餐,他嫌店家服务态度不佳,引起老板的友人翁男不满与他发生口角、拉扯,汤景华告翁男伤害,但法院判翁男无罪。汤景华因此怀恨在心,2016年间买汽油到翁家外放火,翁男父母、胞姊、叔叔、嫂嫂与堂妹等共6人葬身火海,至于翁男因当时正在军中服役,逃过一劫。全案歷审从一审到更二审,都认定汤景华犯案手段凶残,夺走6条无辜人命,犯后未见悔意,4度判处死刑。

上诉后,最高法院2021年7月1日自为判决,认定汤景华在骑楼放火烧机车时,并未打算要把人烧死,但可预见火会延烧至屋内烧死人,即使如此也不在乎,属「间接故意」,而非直接故意,不符人权两公约的「须直接故意杀人」才可判死刑的要件,改判无期徒刑定谳,引发各界批判是为不判死找理由,罔顾司法正义。

#翁男 #汤景华 #判死 #故意 #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