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民眾2022年在新竹县北埔大湖溪发现野生的亚洲水龙踪迹,县府接获通报后即开始调查并积极移除外来种,2022及2023年移除成果计1052只,今年持续族群监测调查及移除,除观察其繁殖期及栖息环境,也是全台首次在野外挖掘到两窝蛋巢,后续孵化出7只幼龙确认为亚洲水龙。

新竹县目前确定发生外来入侵物种有亚洲水龙、斑腿树蛙及埃及圣䴉,农业处长傅琦媺表示,外来入侵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威胁,亚洲水龙原产地为东南亚,为大型绿色蜥蜴,成体全长大约60到100公分,栖息环境位于低海拔水质良好的山区溪涧,利用溪涧周围的树林栖息及捕食,会捕食台湾原生的鞭蝎、蜈蚣、蛇类、甲虫等,6、7月为繁殖期。

新竹县府自2022年7月接获通报亚洲水龙在北埔乡现踪,随即研提调查移除计画,委请新竹县生态休閒发展协会协助,2022及2023年执行移除成果计1052只,其中2022年捕获534只、2023年捕获518只,今年持续展开亚洲水龙发现地点族群监测调查及移除工作。

新竹县生态休閒发展协会上月中在北埔大湖溪某凸岸积沙处挖掘到两窝蛋巢,第一处巢的12颗蛋全数死亡,另一处巢靠近堤岸的9颗蛋完好,挖掘移除后孵化出7只幼龙,截至8月底移除工作出勤150人次,已移除大小亚洲水龙101只。

调查人员透过解剖捕获的成体了解亚洲水龙繁殖期,发现亚洲水龙繁殖力惊人,夜晚时较容易捕捉。傅琦媺说,将持续透过调查,进一步有系统移除。

#发现 #调查 #亚洲 #移除 #幼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