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意外」、「超预期」等字眼频繁出现在媒体标题,甫公布的美国9月非农就业数据、日前中东发生的极残酷杀戮、9月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指挥出台的救市利多政策、石破茂当选日本执政自民党总裁后引发日圆一度暴升与日股重挫、外加OPEC+减产以拉升国际油价的企图等,这些突如其来的事件不断爆开,似乎正在酝酿一场巨大的风暴。
但是,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往新闻事件内层进一步观察,看到的趋势可能不是「风暴将至」,而是刚好180度的「去风险」,类似地震释放压力,或者说逐一拆解地雷。今年衝击全球经济稳定的五大变数:美国降息、日圆贬值、油价涨势、中东衝突、以及大陆通缩危机,在各国政府积极因应下,都已陆续产生去风险的效应。
美国联准会(Fed)的降息动向,无疑是今年最热门的话题。10月4日公布的最新非农就业数据显示,9月就业增长超过所有专家的预期,失业率更意外下滑至4.1%。超强劲的就业数据,一方面减轻了华尔街对美国劳动力市场恶化的担忧,另一方面则降低了Fed在11、12月两次决策会议大幅降息的预期。
美国9月就业报告超预期,市场的震盪却极为短暂,10年期公债殖利率虽然强弹,但本质上是利率超跌后的回扬,大致回到8月中旬的水平;而股市则毫无影响,道琼指数甚至创下收盘歷史新高,S&P 500指数也在新高边缘。市场的反应显示,华尔街对于美国经济软着陆、Fed缓降息、企业营收盈余稳健增长的趋势有高度共识。备受外界关注的Fed降息进度,也因为主席鲍尔高度透明、出手谨慎、成功引导市场预期,政策风险已降至最低。
今年到7月中之前,日圆贬值而积累的巨量套利交易,是另一个可能产生洪水效应的泡沫,石破茂在9月27日当选自民党总裁当天,由于他过往「党内在野」的形象,且长期主张利率自由化,导致胜选消息一出即造成日圆匯率急升、日经指数期货则暴跌近两千点。
所幸石破茂在隔周一(9月30日)开市之前,立刻公开修正立场,10月1日正式成为日相后第一时间也亲自拜访日银总裁植田和男,明确回到岸田文雄首相任内与植田和男设定的政策轨道。经过近三个月、三轮的清洗,日圆套利交易的泡沫风险已大幅降低。目前日本政府与企业对于日圆匯率的估算,是以145日圆为中心上下震盪的区间格局。
以色列摧毁真主党、攻击黎巴嫩的行动极为残酷,但中东已不是全球火药库,美国、俄罗斯的代理人战争只是表面,七大工业国(G7)对于中东的衝突,大多袖手旁观,而伊朗本身经济衰败,也无力支持全面性战争。
国际股匯市对于中东战火不再反应,也不再受已拖延两年多的俄乌战争影响。儘管乌克兰战场的局势也可能在11月5日美国总统大选底定、时序入冬之后出现比较显着的转变,但战事胶着对全球经济安全的威胁,也将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
最后当然是与台湾关系最为密切的大陆,北京当局在十一长假前一周的强力救市措施,大举拉抬深沪与香港股市上涨20%~30%,中港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大为改善,而企业与地方政府年底资金紧缩的压力也因此舒缓。
大陆政府大招尽出后,会否引爆全民炒股的风潮,还有待观察,而在上市公司营收盈余没有显着增长的基本面限制下,股市估值能够拉多高也还是问号。但是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大幅调降银行准备金率、与市场利率下调、存量房地产房贷利率与条件重新议约,加上股市劲扬产生的资产价格增长、资产负债表美化效应,原本各界担心的年底企业倒债、地方政府无法支付法定义务、银行呆帐大增的风险已显着降低。不论拉股票能否带着全民共奔小康,「去风险」已是习近平救市政策的最大亮点。
过去三个月,台股从7月的歷史高点24,416点回檔整理,主因是龙头台积电与AI概念股居高思危,但钢铁、石化、水泥、以及科技制造业受到大陆产能过剩、订单骤减的负面衝击,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石化巨头台塑股价从去年每股94元一路下挫到8月底的44.15元,就是具体的例证。
如今在习近平的利多政策下,与大陆经济密切关联的台湾传产企业获得喘息的机会,加上美元缓步降息、日圆匯率持稳,未来台股要再创新高,当然需要进一步的利多,不过即使维持现状,只要全球去风险让企业经营的能见度更加清晰,还是有利投资布局、得以安心规划明年发展战略的好消息。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