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县南迴公路绵延176公里,行经太麻里、大武、金峰、达仁乡,拥有令人惊艳的山海景色,然而对外交通不便,当地居民往往需花费1小时以上的车程,才能抵达最近的医院,始终是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来自台东的「超人医师」徐超斌,看见了「南迴四乡」的医疗困境,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合力筑梦,用行动医疗结合多元照护,照亮了黑暗的偏乡角落。

徐超斌是台东土坂部落排湾族人,年轻时就立志要回到家乡服务。毕业后经歷了台南奇美医院的洗礼,他履行了对自己的承诺,成为达仁乡卫生所的医师,站在第一线上为乡亲服务。深刻体认偏乡医疗资源匮乏,他增开夜间门诊、假日门诊,并亲自开车做巡迴医疗,即使中风之后行动不便,徐超斌依然坚守医师岗位,让「超人医师」事蹟不胫而走。

他在2012年成立了「南迴基金会筹备处」,并于2019年正式成立「医疗财团法人南迴基金会」,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筹建南迴医院。然而,在病患数、医护人力都不足的前提下,南迴医院能够撑多久?盖医院是提升偏乡医疗资源的唯一处方吗?在眾多考量之后,基金会决议暂缓建院,徐超斌虽然还是抱着期待,只是他也体认自己必须务实,南迴行动医疗才能走得久远。

为回应南迴地区在地医疗需求,从首部曲「南迴医疗计画」到二部曲「南迴诊所」,以定点门诊和居家医疗两大服务主轴,期许从最贴近生活的第一线社区医疗服务,透过阶段性实践,成为未来南迴医院的基石。

南迴基金会董事长李静兰表示,我们要追求的「医疗平权」不是口号,而是让地处偏远的南迴四乡居民,可以透过医疗资源的整合与分配,满足他们的殷切需求。南迴基金会已着手整合周边医护人力,形成医疗网络,彼此支援,以解决医护人力短缺的问题;透过提供教育训练课程来培育人才、正视医护人员合理的薪资待遇,才能让医护人力不再是偏乡的过客。

#偏乡 #服务 #医院 #南迴 #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