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无声的杀手」,随着年龄增长,骨骼变得脆弱,一旦轻微跌倒、碰撞,就可能引发骨折。根据2021年国民健康访问调查,65岁以上国人中,有18.2%自述有骨质疏松。国民健康署提醒「保骨3要诀」,例如从事健走、慢跑、爬楼梯等运动,从年轻时期开始储存骨本。
人体骨骼的骨量大约在20岁至30岁达到最高峰,之后骨量将逐渐减少,女性停经后因为荷尔蒙减少,骨流失速度会加快。如果骨流失过多,使得原本致密的骨骼形成许多孔隙,呈现中空疏松的现象,使得骨骼变脆、变弱,就是骨质疏松症。
每年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World Osteoporosis Day),今年主题是「向脆弱的骨骼说不」。国健署提醒保骨3要诀,分别是规律运动训练、摄取健康饮食,以及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首先,每周至少运动150分钟,从事负重运动可增加骨密度和强健肌肉,帮助改善身体的协调与平衡,减缓肌少症发生,降低跌倒和骨折的风险。如健走、慢跑、爬楼梯等对抗地心引力的运动。
第二,多摄取骨骼健康所需的钙质、维生素D3及蛋白质等,如乳品类、高钙豆制品、黑芝麻及小鱼乾及深绿色蔬菜等,并保持适当体重。第三,不吸菸、减少饮酒、避免久坐生活方式。建议每周2到3次、每次10到20分钟的适当日晒,以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但须避开日光直射时段。
国健署提醒,女性、年长者、雌激素分泌减少(如停经或卵巢切除)、体重过轻,以及有骨质疏松家族病史、营养不均衡或服用影响骨骼健康的特定药物者,都是骨质疏松的高风险族群,更应及早预防。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