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费首波针对500工厂徵收,排碳量涵盖全台碳排约54%,引发市场高度关注。环境部长彭启明25日指出,为求碳费制度稳健上路,初期以「精准打击」排碳大户的方式,减缓民生物价衝击,但他也指出,欧盟目标在2027年将碳定价涵盖率达到85%,台湾势必要跟随此一趋势,不排除扩大碳费徵收对象,「针对部分事业,即便不直接课徵碳费,也可能透过油电价反映。」
台湾碳费制度明年上路,第一波徵收对象2026年5月缴费,外界忧碳费恐导致物价上涨。彭启明对此指出,碳费徵收制度的原则是稳健上路,希望不要影响到物价,因此,初期锁定高碳排业者徵收,透过精准打击,不会影响大家日常生活,对房价的影响也非常小、只有约0.1至0.2%。
彭启明并强调,当前许多日常生活物价上涨,并非来自碳费,而是电价上涨、人力成本增加所导致。当世界走到碳定价制度的时候,才会有所谓绿色通膨,在他担任部长期间,会极力降低对民生物价影响,甚至不要发生。
至于管制的对象,目前仅锁定年排2.5万吨以上制造业及能源业,碳排占比约54%。彭启明坦言,相较欧盟二年内达到85%的目标,仍然偏低,至于是否会扩大碳费徵收对象,如大卖场、百货公司或医院等,他表示,我们要跟着全球趋势走,但要循序渐进、不能太猛,否则会造成产业衝击,对脆弱体系并不好。
彭启明进一步说,医院是救人事业,基本上,全世界目前都没有针对医院徵收碳费,但医院耗电相当高,像长庚集团即便努力节能,一年仍要缴约10亿元电费。他表示,许多欧盟国家不见得直接对医院课徵,但会透过油价及电价,算在油电成本内课徵。
彭启明透露,总统赖清德对医疗院所很在行,建议可透过跟深度节能厂商合作,同时考量深度节能厂商规模较小,环境部已与金管会、国发会筹组团队探讨、评估找寿险公会、保险公司合作,透过深度节机制让医院引入保险业的资金来改善。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