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会改革法案宪法法庭判决结果出炉,判决结果多数条文违宪,学者认为本次修法「有牙齿」的武器都被拿掉,且竟对国会自治事项下指导棋,等于完全阉割立法院制衡行政权的能力,很过分,并认为恐造成未来法律案都要由司法院做最后决定。国民党立委翁晓玲直言,这次宪法法庭判决证明,大法官都是「保皇派」。
国会改革法案争议主要集中于「总统国情报告」、「人事同意权」、「国会调查权」、「国会听证权」、「藐视国会罪」等,昨日判决结果宣告多数条文违宪,仅少部分不违反宪法旨趣。
中华人权协会理事长高思博指出,首先,本次修法中「有牙齿」的武器都被拿掉了,连官员说谎都无法处理;再者,本次判决中对很多属于立院内部程序事项、如何行职权下很多指导棋。判决也认定总统国情报告不是义务,等于立院邀请无强制力,大法官太会照顾人,解套解很凶。
云林科技大学科技法律所教授吴威志指出,这次宣判侵入立法权非常严重。直接宣布法律案违宪,恐怕会殃及未来所有法律案的法律效果,造成国会法律案都要经过释宪做最后决定,包含总预算是否释宪?未来宪法诉讼法要不要释宪?
对于新任大法官部分人选,外界质疑不适任的声浪也不小,吴威志认为,应展开审查并逐一探讨人选,若不进入程序恐有违反宪法之虞,虽然期待总统提出多元人选,但并未在宪法中载明,人选的政治立场,可以在审查过程中以票数决定。
开南大学法律所兼任副教授、前监察委员仉桂美指出, 7月宪法法庭针对13条条文裁定暂时处分,但昨释宪结果,竟还有合宪条文,证明大法官把政治问题当司法问题受理。
仉桂美也说,大法官于释宪文中定义「反质询」很奇怪,司法者变成造法者。在听证调查权部分,判决反倒是开倒车,比释字585号内容限缩,完全阉割立法院制衡行政权的能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