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缺工,政府近年接连开放聘雇移工资格、核配比等,让移工人数不断增加。有学者认为,未来海外人力应朝放宽转换限制,给予同等国民待遇等方向;但有仲介业者指出,在保障移工权利同时,也应衡平考量雇主权益。
政治大学劳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约表示,劳动力不足已是趋势,未来不应仅止于提供限业、限额的补充性劳动力,更要着眼于留任移工政策。他指出,虽然中阶技术人力已无在台年限限制,却无法适用劳退新制、就业保险,「应提供同等国民待遇」,如自由转换工作等,一併考虑其退休、失业问题,纳入劳退新制、就业保险,并讨论依亲、家庭等需求。
「百万移工已经不是梦」,全国就业服务商业公会全联会副理事长吕锡安说,劳动部一再强调保障外国人权益,但却无法保障雇主权益,且随着移工愈来愈多,未来怀孕生子、失联问题恐怕更严重,呼吁应恢復妊娠检查,让雇主知悉员工身体状况,是否适宜提供粗重、看护等工作,至于失联问题,则应大幅开放业别,并纳入《刑法》科责、补足移民署专勤队人力才能解决。
台湾外籍工作者发展协会理事长徐瑞希则认为,台湾引进移工30余年,应改变原来的客工思维,翻转为移民思维、并针对新一代移工思维及特质,才能吸引优质的外籍人力,并留下人才成为新移民。她提醒,虽然不断引进移工,但应落实海外训练制度,而不是飢不择食的引进劣质劳动力,反造成雇主困扰及社会隐忧 。
徐瑞希强调,基于移工公平聘雇需求和产业发展,以及95%以上的中小企业及家庭类雇主的特性,台湾应大幅翻修移工管理法令、落实直聘制度,改变以限制自由、歧视性的移工管制措施,才能因应未来的劳动市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