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总统大选倒数的紧张时刻,美国在台协会(AIT)处长谷立言接受专访指出,两岸发生全面性战争的可能性蛮低的;并强调不论谁当选总统,台湾都不必担心美国对台基本路线改变,包括军事协助,选后也会继续。这番话乍听之下似乎是想安抚台湾的民心,但若仔细推敲,仍难以让台湾各界完全消除「疑美论」。
首先,两岸发生全面性战争的可能性之所以不高,主因是代价太大,但若是讯息战、认知战、封锁战、点穴战与斩首战等的机率就不同了,谷立言此说难道是想松懈我方的防卫意志?还是更多的是在打脸北京的军力?以近年解放军对台4次围台军演来看,演习地点距离台湾愈来愈近,频率也更密集,这已形成一种新型的对台威慑模式。若美国不担心台海会开战,拜登政府又何必一再军售台湾,还用「总统拨款权」提供军援呢?
再者,川普与贺锦丽虽然都有支持台湾的态度与立场,但是其力度与方法各异。川普之前不只说要向台湾收取保护费,日前更挑明,台湾的国防预算必须提高至GDP的10%,以便向美国军购,也才符合美国利益,引发国内譁然。而这也让人怀疑川普挺台的诚意。最新的说法,对于中国大陆若侵台,他说会对大陆徵收150%到200%的关税。言下之意,他并不想出兵,因此若他当选,台海可能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情况不见得像谷立言说的一派轻松。
相对地,贺锦丽曾主张强化与盟友及伙伴的关系,并支持美国国会通过援台法案,来阻止改变台海现状的单边行动。她曾强调台湾海峡航行自由的重要性,并建议加强地区联盟,作为更广泛的印太战略的一部分,以制衡中国的影响力。因贺锦丽对于国际问题比较生疏,很难期待她会像拜登一样表达坚决捍卫台湾的立场。在最近的一次採访中,贺锦丽重申了她对台湾防御的承诺,反对讨论有关军事干预的假设,而是优先考虑以外交方式来处理美中关系并避免直接衝突。
由此可见,美国两位候选人抗中的目标相同,但手段各异,因而影响其对于两岸的立场。川普将会让台湾付出高额的代价,而贺锦丽的策略则比较有迹可循,但仍可能略逊于拜登坚定护台的态度。
更重要的是,美方护台的策略还是会视当时美国内外的情势而定。因此,对美国大选后中美台关系的变化,赖政府仍需审慎因应,莫因美方的美化说法而松懈,甚而误判而一再挑衅北京,以致引来更多祸害。(作者为亚太综合研究院院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