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岸关系氛围低迷下,两岸高等教育论坛10月31日风雨无阻在台北举行,多所大陆大学院校的高层领导来台,共同探讨校务永续经营、人工智慧(AI)对高教的应用等议题。据转述,两岸与会者同感交流至为重要,台湾高校也普遍认为,大陆应开放学位陆生赴台政策,以增进两岸青年交流。

中国文化大学举办的「两岸高等教育论坛」,10月31日颱风假当天,仍如期在文化大学举行。据论坛议程,访台的对岸高校代表,包括山东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聊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多所大学院校的校长、院长等校方高层领导。

据转述,两岸与会人员皆同感两岸交流十分重要,虽然在申请审核过程中稍有波折,但最终能顺利成行,感到十分庆幸;有多位陆方学者,是第一次到台湾,尤其兴奋,对台湾备感亲切。

参与此次论坛的台湾院校,包括文化大学、辅仁大学、世新大学、东海大学、中原大学、实践大学等,台湾高校普遍认为,大陆应开放学位陆生,并扩大研修交换生赴台,以扩大和深化两岸青年交流;对于主管机关核准此项活动的善意,他们认为这象徵开启两岸教育人士交流的良好契机。

由于好不容易审核通过,主办方文化大学十分谨慎,严格要求大陆高校的学者们必须「团进团出」,不能单独行动,这也让有些大陆学者想要去会会亲友、逛逛夜市,都没办法,感觉人身自由受限、被「监控」,而稍有微词;有陪同接待的台湾老师也坦言,这部分应该要更有弹性。

此次探讨的主题有「校务经营之永续发展策略」、「人工智慧对高等教育的衝击与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一位与会的台湾教育界人士感慨,大陆对AI有全盘的战略,大陆政府补助高校经费也非常多,而台湾因广设大学,资源分散,导致会力不从心。据了解,此次活动并未签署协议或合作文件。

此外,中原大学12月也规画办理「两岸高校对永续发展优质教育的思考与探讨」研讨会,规模比此次更盛大,除了高校领导,还有负责对台交流部门的负责人,不过陆委会仍在审核中,尚未完全定案。

近期有不少陆方人士来台的两岸交流活动在审核,部分最终取消,原因各异。有的因隐匿党政军身分被驳回,有的是陆方自己因「不可抗力因素」打退堂鼓,有的因台湾拖到几乎最后一刻才压线通过,让主办单位准备过于仓促而取消,有的则因拒绝陆委会的「约晤」要求,索性不来。

#科技大学 #大学 #论坛 #文化大学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