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是古坑乡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有麻竹、绿竹、桂竹、孟宗竹、乌壳绿竹,大埔社区扮演麻竹笋的行销火车头,每年6到9月有採笋农旅;大埔社区理事长张和贤的女儿张惠珠3年前更推动在地麻竹笋产销履歷,现有6名青农一起打拚。
30多岁的张惠珠留学澳洲墨尔本学习餐饮管理,回台后先在台北工作,2018年回到大埔一边当父亲帮手、一边思索未来,与男友吴孟儒以推广古坑竹笋产业当选今年第7届百大青农。
阿公种麻竹笋、种柳丁,爸爸为麻竹笋创造价值,对张惠珠来说,这一切既熟悉又陌生,回家乡的前3年她访谈耆老、调查社区资源,后3年做农业经营,成功号召一群青农合作打拚。
加工麻竹笋的「笋友部落」在电商平台小有名气,若要扩大产量,须有稳定的原料及生产机台,张惠珠鼓吹农民种有产销履歷的麻竹笋,可契作也可租给青农代管,笑说自己参加百大青农选拔,其实是为免息贷款买机台。
大埔社区的农村旅行以割笋体验为亮点,有酱笋DIY、竹艺套餐品尝,季节限定6月到9月,2年前曾办过国中小学生夏令营,从割笋到料理,孩子玩得超开心。
为丰富游程,大埔社区不仅与山上的樟湖社区策略联盟,半日在樟湖学做蓝染,未来还要与剑湖山世界合作,游园之余可到大埔体验做酱笋。目前每年约20、30旅行社招募的游览车慕名而来,价格从1日游800元、1600元,到2日游2300元都有。
大埔蛙类、萤火虫很多,近年还復育陆蟹,村内有生态教育园区、乐活山田植园区、感恩亭、大埔铁马休憩驿站、生态水池等美拍点,云林县府去年还与农水署合作邀请各地旅游业者与协会到大埔体验竹笋食农教育、吃竹艺套餐,年底还可採柳丁、茂谷柑。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