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精神家园~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旅游推广」系列活动今年迈向第10届,聚焦大陆安徽民俗、民艺及民风特色,于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展出。大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田青表示,安徽拥有丰富非遗文化底蕴,尤其文房四宝着称,邀民眾来观展体验非遗魅力,非遗为两岸老祖宗留下的共同财富,应一同分享文化荣耀。
细数大陆非遗保护推展歷程,田青分享,改革开放初期大家放眼国际,他数十年走遍各地研究民间音乐,投入非遗保护与申报,新观念普及改变大眾对传统文化认知,政府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他担任副主任积极推广掀起风潮,退休后参与迄今,各地重新审视过往认为老土事物,政府、学者及百姓共同参与,4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非遗项目,全球最多。
「非遗流传千百年,不会随流行改变!」他举例,20世纪中叶大陆约6亿人口,不满百人会弹古琴,直到2003年入选联合国非遗项目,在年轻族群间蔚为风潮,琴社与琴馆林立,估算学古琴人数已逾100万人,年轻人开始学古文、唱崑曲及穿汉服,復古变新时尚。
为持续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中华文化联谊会、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人间文教基金会、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共同在台举办「徽风皖韵 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精选安徽名茶、笔墨纸砚、徽派建筑、徽州髹漆、芜湖铁画、痘姆陶器、花山剪纸、阜阳刺绣、汪满田鱼灯等,展期至11月17日。
田青说,安徽拥有丰富非遗文化底蕴,尤以文房四宝闻名,如宣纸、徽墨及歙砚等,铁画也是一大亮点,以锤为笔将铁锻冶成画,创造笔墨难代替的气势,更是安徽独有美术工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