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由于机缘巧合,在民国七十年代刚好遇到国军实施的舆光案,有机会到沙国参加「舆光队」,在沙国的军事测量局服务两年半,为中、沙两国间的测量外交贡献绵薄之力。在民国八十八年舆光案未结束之前,舆光案属于国防机密,因此,外界并不知有舆光案存在。如今舆光案已结束二十几年,且笔者离开「舆光队」业已有三十几个年头,故仅就记忆中的舆光案与在「舆光队」比较有趣的生活点滴,与大家分享。最值得一提者,我国和沙国在民国七十九年七月二十二日断交,但舆光案至八十八年四月才结束,足见我国对沙国提供的技术援助受到该国肯定,卒能再持续九年。对于当年贡献参与舆光案的我国所有军事人员,殊值讚扬。
沙国测量制图发展是开始于二十世纪初,当时还是鄂图曼帝国(从西元一二九九年至一九二三年)对石油的探勘,测量机关建制则始于一九五○年代的沙国石油部的航空测量局(Aerial Survey Department),一九七三年在沙国国防部辖下也成立了测量处,开始从事军事测量制图工作,初期主要以搜集旧图并加以分类为主要工作。
一九七五年改制为国防部军事测量局(Military Survey Department),最初以搜集各类图资、绘制小比例尺地图供沙国军事单位使用为主,此时尚未具备测量制图规模与能力;之后,在优厚财力支持下,引入先进装备及外国测绘团队协助该局建立成一个现代化测绘机构,其目标在提供全国空间资源及解决复杂全国地理资讯,并建立基础测绘设施,以支持国防武力及让国家开发成为更好的居住环境。
中、沙测量制图合作(舆光案),缘起于民国六十四年三月间沙国国防部后勤司令胡美德(Al-Humid)中将率团访台期间,曾参观过前联勤总部测量署制图厂(现为国防部军备局生产制造中心第四○一厂)后留下深刻印象,接续民国六十五年五月间沙国又有一军事访问团来台,其中团员有一位夏兰尼(Al-Shahrani)中校(即日后沙国军事测量局局长)曾单独至制图厂参观,由当时副厂长郭延寿上校(日后荣升测量署少将署长)接待简报,其对各阶段制图作业留下深刻好感,以致酝酿了后续合作之契机。
民国六十八年十月十五日,已高升沙国国防暨航空部副部长胡美德上将致函我国参谋总长宋长志上将,请求我国协助沙国提升测量及情报作业能力;我国防部情报次长室也于当年十月二十九日召开支援沙国建立测量制图事宜协调会,并于民国六十九年一月十日由情报次长汪正中中将率空总情报署副署长、情报学校校长及联勤测量署署长郭延寿少将赴沙国访问,讨论两国情报与测量制图合作事宜,那时的沙国军事测量局局长是夏兰尼(Al-Shahrani)上校,双方约定下次将在台北洽谈合作细节问题;二月十二日,测量署正式发函邀请夏兰尼局长来台访问,五月二十日,沙国军事测量局副局长苏赫尔中校一行七人前来商议合作协定草案,并于六月四日由署长郭延寿少将与其在台北圆山饭店分别代表双方政府签订委我印制沙国五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五十万分之一地形图及水晶立体图等共七十三幅之合约;委制地图期间沙方于八月间,派遣二批计十六位作业人员到联勤第四○一厂实习一个月。
第四○一厂如期如质完成上述地图委印,沙国军事测量局对我国军图制作能力与品质至表讚扬,初步合作成效很成功;以致民国七十年三月三十日沙国军事测量局局长夏兰尼准将及国际合约局局长哈立发上校蒞台,就中、沙两方测量制图合作协定内容详细商讨,终于达成协议,于四月三日由郭延寿署长与夏兰尼局长在台北市联勤外事俱乐部代表双方政府完成《中、沙测量制图合作协定》初签;五月三日由我驻沙国薛毓麒大使代表政府与沙国国防部助理部长胡美德将军正式在沙京利雅德签署生效,代名为「舆光案」。合作协定之主要内容简列如下:
(一)由我国派遣大地测量、航空测量、海道测量、编绘、制印之专家与作业小组,赴沙国协助作业,作业小组由初期之四十五人逐渐增加至九十七人。
(二)沙国派遣测量人员前来我国受训。
(三)协定有效期为三年(回历年),期满另行协商延长。
(四)三年总经费为四千五百万沙币(约合新台币四亿九千五百万元)。(三之一 ;摘自2024年十一月750号《传记文学》)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