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志贤表示,近年来,受到地缘政治风险和疫情等原因影响,企业面临反全球化的考验,即「长链变短链」的调整。过往在基于相较利益下的长链思维,如世界工厂、全球行销等模式,将因企业忧心「断链」风险而逐步修正,转往更敏捷、弹性、永续经营的短链方式布局。

柯志贤说,在此新趋势下,虽有反全球化或在地全球化的说法,但实务做法为台商企业将不再孤注一掷于单一市场,且对单一地区的投资也不会全盘撤离,将採取分散生产据点的策略,部分产线转进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以降低风险并强化供应链韧性。

他表示,企业如今採取「断链切割」的供应链策略,目的在于提升灵活度与弹性,不受地域风险影响。半导体产业也有相似的趋势,例如台积电在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地设厂,就是基于客户端希望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度,印度也积极吸引台湾半导体产业前往设厂,致力成为产业链中的新枢纽。

柯志贤分析,基于风险管理的角度,建议企业应避免「单押」的作法,尤其在地缘政治与供应链转移的背景下,企业纷纷调整布局策略,以追求更高的营运韧性。也因此,泰国、印度和越南等地成为投资热点,墨西哥则是美国市场衍生的供应链分散地区,这些都可视为反全球化的演变。

在这种情况之下,柯志贤表示,金融业兼具「软实力」与「巧实力」,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以政府规划打造亚洲资产管理中心为例,适度放宽法规将是重要的引导方向。近期,金管会计划松绑超过50条金融相关法规,正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他表示,退休基金和保险业等长期资金,普遍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为目标,若可透过政策导引将资金引入部分公共建设,将能产生正向循环。期盼政府扮演火车头角色,藉由确立策略方向、搭配法规放宽等作法,活化与激发民间资源,促进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

以新加坡为例,在政府协助与引导下,将星展银行从地区型组织发展成国际型,打造成功典范。柯志贤表示,台湾同样拥有丰富的资金与资源,目前投资工具有限,尤其保险业投资海外时,面临避险和匯兑风险的挑战,若政府调整相关政策,将能有效释放金融业潜力,业者必然能找到长期获利的途径,也进一步推动台湾资源与实力的国际化发展。

勤业眾信数位转型服务负责人温绍群资深执行副理经理表示,这种市场经济导向的思维同样适用于绿能产业,他表示,以日本为例,即使并未对绿能设定固定价格,而是回到市场经济、由市场自由运作,民间即能根据市场需求创造足够的收益,进而激发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反观,若欠缺市场经济自由,反而可能限制业者的创新。

#策略 #企业 #资金 #勤业眾信 #柯志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