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预告,2025年1月20日就任后,将加徵中国进口商品至少10%关税。为赶在关税实施前囤积中国商品,美方的「抢货潮」迅速升温,近期从中国起飞的国际货运航班数量达到新冠疫后新高。不少美国零售商疾呼「这不是演习」!强调「关税前预售」大举促销商品。
中国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进出国际货运航班数量,上星期达到3485架次,是自2023年3月大陆解除疫情边境管控后,最高纪录。这也是连续第3周货运航班数量超过3400架次。今年截至10月,中国货运航班数量同比增长73%,货船进出港次数也增加8.3%。
香港《星岛日报》引述美媒报导,在川普明年1月20日就职前,美国企业可能会继续加大採购,以便赶在美国对中国、墨西哥、加拿大甚至其他国家商品加徵新关税之前,完成囤货,中国今年出口总值很可能创下歷史新高。
「关税预售!这不是演习!」美国一家大型家品公司近日在社群媒体平台发文,敦促顾客趁在价格「翻倍」之前立即订购。其他敲响「关税鼓」的美企,还包括户外装备、贴纸、美容产品等零售商,因为若美国落实增加关税,税项预料将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
报导称,许多美国人近日都收到促销电邮。户外用品零售商Tarptent的促销广告喊出,部分帐篷可享受35%折扣,并指「随着潜在关税逼近,这可能是最优惠的价格。」抖音海外版短影音平台TikTok上的一些意见领袖(KOL,Key Opinion Leader),也大声疾呼现在大量购买他们最喜欢的商品。
除了促销,企业也在囤货。路易士是美国在线销售订制贴纸和别针的艺术家。他正赶着在1月之前,向中国制造商下更多订单来储备库存,藉此来避免一时涨价。他预估,如果关税生效,2英寸大头针的价格,将从目前的10美元上涨至17美元。
川普矢言对所有进口商品、尤其是十大进口国徵收新关税,美国2023年第一大进口国就是中国。川普在竞选时宣称,要对中国徵收60%关税。对此,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11月22日提醒,最终关税是由进口国的消费者和最终用户来支付,必然导致消费者支付价格上升,用户成本在提高,物价上涨导致了通货膨胀。
川普11月25日宣布,将对加拿大和墨西哥所有商品加徵25%关税,对中国商品加徵10%关税。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