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金融」将成气候金融解方。国泰金总经理李长庚2日在「台湾经济关键的下一步 新政高峰论坛」上表示,利用政府、国际组织、NGO的优惠资本,带动民间资本投入,可以让气候金融产生更多效益,虽然无法标准化仍是问题,但已开始有案子导入风险与绩效数据分析,相信混合金融在气候金融上将扮演关键角色。

李长庚还提出「气候工业革命」的说法。他指出,工业革命前人类的产值有限,工业革命后用机器代替人类,让人类摆脱靠天吃饭的束缚,现在人类同样面临以当前的科技,无法解决2050净零碳排的困境,每年气候温度仍不断上升,相当需要来一场新工业革命。但如果没有现代化金融体制建立,工业革命不会蓬勃发展,儘管气候金融在2021~2022年翻倍成长,投注的金额远不及可达到巴黎气候协定1.5度的目标。

今年的COP29,李长庚聆听了约20场论坛。他分享心得说,今年的峰会,很多开发中国家对最后达成协议金额并不满意,「谈钱伤感情」,一场世界银行办的论坛,一位岛国的女士参与气候变迁倡议18年,但其所属国家海平面上升、环境恶化,这些岛国是碳排小国,工业化产生的后果却是这些岛国承担。

今年「给钱方」也讲得很露骨,其中的一场论坛,已开发国家代表举例说,提高金流透明度的重要性;另一场论坛中,有一位资深银行家说,银行本身受Basel监督,唯一要做到维持银行营运过程中的强健资本,以抵挡金融风暴衝击,银行钱来自存款人,不能乱撒,现行很多案子不适合银行与保险公司投资,因为不确定性高。

因此「混合金融」的提出受到瞩目,希望利用政府、国际组织、NGO的优惠资本,带动民间资本投入,让气候金融产生更多效益。李长庚先以当初发展台湾有机农业为例说,之所以成功,即是因为有一群人认同,扮演优惠资本角色,因此如果以各国政府赞助,国际开发银行或NGO提供优惠资本,带动民间资本投入,初估每1美元优惠资本可带动4.1元美元的民间资本投入。只是目前混合金融仍推动不易,因为难以标准化、规模也小,很多企业认为花时间投入回收却低。

李长庚并举三实例说明。一是犀牛债券,保育南非的黑犀牛,透过优惠债券发行募集约1.5亿美元,依黑犀牛净成长率折现利息给投资人,投资人约投入1,000元可获得91元;二是南非洲云雾林保育,机构先捐一笔钱开发模型,如可维持、水流稳定,对下游水力发电公司创造价值,成为报酬来源,此案预计2026年吸引120亿美元投入;三是燃煤电厂去化,由美国政府发起,让燃煤电厂提前除役转投再生能源,省下的碳排转化成碳权,鼓励燃煤电厂转型。

李长庚强调,今年COP29碳权交易的通过,对台湾意义重大,我们是制造业大国,碳交易可以跨境、跨产业,让现在谈的气候金融得到新解方,对于碳排大的国家,或现在没有资金、没有资源的国家,如何透过碳交易找到新资金是很好的机会。且很多案例已将数据分析导入,混合金融在未来气候金融上可扮演关键角色,期待台湾与亚洲国家可利用混合金融,降低环境风险。

#资本 #论坛 #金融 #混合 #李长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