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产能过剩、输出全球近年在国际市场成为重要议题。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15日表示,中国大陆的总储蓄率在国际间偏高,当储蓄未能在国内投资用完,剩余部分就会变成境外投资,并直指储蓄率的高低与产能过剩呈现正相关。

新浪财经报导,现任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的周小川出席「财经年会2025」时做上述表示。他说,中国大陆歷来总储蓄率在国际间都属于偏高水准。反观储蓄率较低的国家,资金较少,当供求出现缺口,应该投资新的生产力把缺口补上时,要弥补这个缺口可能需要花更多时间,因此将形成一条缓慢的投资曲线,也较不会出现投资过量。

周小川进一步分析对外投资的方向,建议从国别、产业布局、对外投资主体的结构、融资结构、币种等方面优化。周小川认为,对外投资应更多注意共建「一带一路」方面的机会;制定好民营经济对外投资的优化政策;逐步有效扩大股权融资,适当减少债权所占比例;「走出去」的机构也可以更为多元化;在人民币置换等方面进一步提升等。

另外,出席同场活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前副院长高培勇则在演讲中表示,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共有六大方向:一是提高财政赤字率;二是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三是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新的投资项目;四是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和使用;五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惠民生、促消费;六是政府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

高培勇还说,当前形势下,单纯使用宏观政策无法同时解决预期和需求问题,在推出宏观政策时必须辅之以改革措施,否则单靠政策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甚至可能会留下后遗症。

他举例说,官方一揽子增量政策中,史上最大规模的化债方案最为外界关注。这不仅有其必要,也能发挥积极作用。但若仅满足于政策层面的化债而不同时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改革财政管理体制,从源头解决问题,就只能解决一时和短期的问题,很可能会出现化债之后的「再化债」。

#储蓄率 #缺口 #高培勇 #结构 #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