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气喘盛行率10~12%,我国约有200万人受气喘所苦。传统气喘治疗以类固醇、支气管扩张剂为主,但仍有半数控制情况不佳,且有3~10%、约10万人属于严重型气喘,严重须挂急诊,甚至有死亡风险。健保署今年6月将新型生物制剂纳入健保给付,帮助严重型气喘患者达到长效型控制。

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理事长陈育民说明,气喘为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因长期慢性发炎导致呼吸道重复阻塞,引发呼吸急促、喘息、胸闷和持续咳嗽等症状。其中,严重型气喘患者约占气喘人口3~10%,若无法稳定管理疾病,可能引发昏迷、意识混乱、胸腔静息等,须紧急安排住院治疗,更有10%患者可能会面临死亡风险。

陈育民指出,气喘无法完全治癒,会受个人习惯、环境污染、气候因素影响,诱发气喘发病或恶化,患者应长期控制疾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气喘具多种表现型分类,传统药物仅能用于符合特定表现型患者,或作为严重气喘维持治疗使用。

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副主委林鸿铨表示,新型生物制剂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严重气喘患者,能摆脱长期使用口服类固醇的副作用,大幅提升治疗效益,降低67~77%气喘急性恶化发生率,提供广泛表现型的严重气喘患者更全面、精准的治疗选择。

健保署长石崇良表示,健保署今年6月针对符合条件的严重气喘患者,给付新型生物制剂,以前一针要3~4万,每4周打1针,符合健保给付资格者,1年能省下约30~40万,达到长效型控制。不过他也提醒,民眾平时应透过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调整,全方面控制气喘。

#死亡风险 #新型生物制剂 #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 #气喘患 #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