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口老化加上少子化,农业就业人口不断流失,10年前农业就业人口有约54.8万人,截至今年10月只剩约49.4万人,农地无人耕,劳动力短缺形成国家粮食安全隐忧。少子化趋势之下,也将难以因应人口老化衍生的医疗需求。
农业部农民辅导司副司长陈怡任表示,农业就业人口逐年下滑,参与劳保者平均年龄68.8岁,随着我国将进入超高龄化,农业高龄化是必然的进程。目前农业部推动农业机械化,也推动「一乡村一农机uber」,让集团产区尽量用机械化改善缺人问题,针对农业季节性缺工,也透过各县市农会、合作社组织人力团调度,同时向劳动部争取2万名农业移工,解决区域性缺工问题。
台大农经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张宏浩表示,青农面对最大的问题是耕地难以取得,政府虽然努力做结构性的调整,例如「小地主大佃农」政策将所得权跟经营权分开,但仍有待时间扭转农家「有土斯有财」观念,农地问题是首当其衝要解决的。
另外少子化也将衝击医疗。卫福部健保署长石崇良指出,未来30年的健保将面临人力下降、高龄人口上升的死亡交叉,在宅照护、癌症及慢性病等支出会增加,但缴费的人下降,过去30年健保仅涨过2次保费,接下来最大的困难在筹资。
台湾人口减少,六都却在增加,反映出人口迁徙。石崇良直言,偏乡地区居民越来越少,要如何支撑一家医院?人口会影响医疗供给,未来不能什么都依赖医疗体系,必须提升民眾的自我照顾能力。
「往后就是人力减少的时代,我们要换位思考。」石崇良希望未来让更多的病人在社区、门诊处理,真正需要的才住院,而医院要做的是改善人员的工作条件,导入智慧医疗、智慧护理来留住人才。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