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一反低调常态,开始自信地展现军事实力。9月成功完成东风-31AG型洲际飞弹全射程近12000公里的试射,展现远程核打击能力。11月举办的珠海航展,一口气展示歼-35隐形战机、九天无人航空母机、红旗-19飞弹防御系统、无人作战虎鲸号三体舰、机器狼等先进武器。12月底可能的第六代战机试飞影片流出,其中所具备的先进技术,令外界震惊。

史普尼克时刻再现

除此之外,最新公开的空警-3000预警机以及全球首艘搭载电磁弹射的076两栖攻击舰,都具备多项先进技术,让人惊呼「史普尼克时刻再现」。中共近半年不断秀肌肉,除向即将重返白宫的川普提出警告,不要在军事上,特别是台海议题上挑事,另方面也是向世界证明中国走向军事大国的实力与成就。

除个别先进武器外,西方也注意到解放军现代化的进程正飞速猛进。去年《经济学人》就指出,过去20年解放军在质量上有了惊人的变化,一跃成为亚洲第一的军事大国,拥有许多美军所不具备的技术。美国国防部发布的《2024中国军力报告》指出,中国正在建立一支高度现代化、有能力威胁美国及盟友的军队。

报告也提到中国正在建构能够跨越第一岛链,针对全球的军力投射能力。正如《经济学人》所说的:「俄罗斯或许正在欧洲制造混乱,但只有中国能够对美国发动世界规模的挑战。」

中国除了在先进技术对美国的领先或紧追,更有让美国备感压力的科技实力与制造能力。去年年中《经济学人》做过一期专题报导,认为中国已经成为科技超级大国,在资金、设备、人才三大支柱的支持下,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无论从论文引用排名(2022年超越美国)、《自然》期刊发表指数(2023年超越美国)乃至科研机构排名(中国在世界前15名科研机构中占有10所)都领先群伦。

在全球AI研究论文方面,约40%是由中国科学家撰写,美国约为10%,欧盟和英国合计贡献15%。整体来说,中国如今在物理、化学和地球与环境科学领域都居世界之首。由于中国科研系统与国家和军队关系密切,反映在军事应用的进步上也是理所当然。

消除强国必霸疑虑

无论科研与武器研发都脱离不了庞大坚实的制造业作为后盾。美国也有「次世代空优」(NGAD)计画,但因为造价高昂,只得叫停,还遭到马斯克的嘲笑。美国海军情报局去年分析指出,中国的造船产能超过美国200倍。川普提名的国务卿人选卢比欧去年发表报告,认为中国已达成「制造强国」的目标,特别在电动车、能源与发电、造船、高铁等4大产业,在全球占有领先地位。

从科学研发到制造实力及武器展示,都证明中国已经具有军事大国的实力,而这股实力也正在与其国际地位的提升相衬。但展现肌肉后,北京还要多几层思考:首先,就是如何消除世界对中国「强国必霸」的疑虑。

虽然习近平多次驳斥这样的说法,否认中国崛起后会重蹈西方殖民霸权的覆辙,甚至提出多项倡议展示中国追求和平与人类共荣发展,但如何在实际的国际衝突、全球治理乃至区域安全上具体实践,仍有待观察。

其次,对于美国而言,攻势现实主义认为「强国必霸」是大国政治的宿命。中国将面对美国因失去安全感而引发的强烈对抗情绪,这就不单纯是军事力量所足以应对的,而需要为全方位的竞争做好准备。

中国军事实力已突破第一岛链,早已超越武统台湾的需要,其目标并非针对台湾。但北京从未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选项,解放军机舰也未放松围绕台湾,两岸都应关注军力失衡后民心微妙的变化,执政当局更应寻求风险管控的机制以及和平解决分歧的方法,避免擦枪走火与误判形势酿成悲剧。

#美国 #中国 #强国 #实力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