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台美经济合作日益深化,两国间的贸易额和投资规模持续增长。而这样的经贸互动也带来了重复徵税的问题,对企业和个人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为了避免重复徵税,许多台湾企业选择先在其他拥有租税协定的国家设立子公司,再将资金转投至美国孙公司。然而,透过第三国转投资的方式无法根本解决课税问题,促使台美避免双重课税协定(Double Taxation Agreement)再次成为讨论焦点。
在跨党派支持下,2024年初,眾议院通过《美国家庭与劳工减税法》(H.R. 7024),其中包括《美台快速双重税收减免法案》及《美台税务协议授权法》。草案提议修改《国内税收法》并引入台湾特别条款(894A),再由两国分别修改国内法批准(ratify)该协议,但法案最终因国会任期结束而未能通过。2024年十月底,美国财政部启动台美租税协定谈判,但最终协议须经国会批准方能生效。
进入2025年,随着新一届美国立法者上任,眾议院近日重新提起《美台快速双重税收减免法案》(H.R. 33),并以压倒性票数通过,显示国会对台美租税协定的重视与坚定支持。
儘管台美租税协定的讨论已有初步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由于台湾的特殊国际地位,台美之间实务上倾向透过非正式渠道进行外交与经济合作,使得双方在避免重复徵税的议题上,呈现两条不同路径:
一是通过修改两国国内法,二是直接洽签租税协定。前者涉及繁琐立法程序,并需要跨党派协商;后者则可能会受到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进而增加协商的难度。
其次,税收优惠项目需根据美国税制进行细化。以企业投资为例,若台湾企业在美国设厂并派员工赴美工作,依台美租税协定,员工薪资可免缴联邦税,降低台商投资门槛。然而,涉及州税的项目须依具体州法处理,这也使得协定的公平性和互惠性要求更高。
有观点担心,若台美租税协定落实,基于互惠平等原则,台湾可能需要对美国企业提供对等租税优惠。例如,目前台湾对外资股利徵收21%的扣缴税率,协定生效后,该税率可能下调,从而减少台湾的国家税收收入。然而,从长期来看,降低股利的扣缴税率有助于减轻投资方的税务负担,提升获利能力,并有望吸引更多美商来台投资或扩大合作,进一步促进台湾经济增长。
美国国内政治变动也是重要变数。儘管眾议院已通过相关法案,但仍需在两年内获参议院同意并经总统签署才能生效,否则可能再次面临闯关失败的情况。此外,财政部谈判官员的更迭也可能影响协议落实进度。
儘管台美租税协定面临技术、法律及政治层面的挑战,但随着台美贸易往来日益深化,这项协定将成为未来经济合作的基石,并深远影响台湾在国际舞台上的定位。对协定本身而言,除了能减轻企业与个人税负外,还能吸引更多外资,为台湾企业进军美国市场提供优势税收环境。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台美租税协定也有望提升台湾的国际能见度,进一步促进台湾与其他国家签订租税协定,从而增强台湾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