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风向都在转,为什么台湾总是慢半拍?全球现在最在意RE100的国家,很有可能是后知后觉的台湾。

日前在朋友叙餐,新认识的一位先生听到我的工作跟能源有关,兴致勃勃的问我懂不懂ESG(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我只能尷尬的说这不是我的专长。说实在话,在国外的舆论已经很少看到ESG这个概念了。ESG其实就是把气候变迁意识跟DEI种族性别多元意识裹成一团的结合体。在川普上台前就已经有很多人诟病这是行不通的企业化「政治正确癌」;川普上任后,更是大退流行。

君不见美国各大银行包括高盛、富国银行、摩根士丹利、花旗及美国银行,争先恐后的在川普当选后退出联合国净零银行联盟(NZBA),他们知道新总统是不吃这一套的。科技业虽然还没有正式宣布放弃他们的减碳目标,但也都已各自做出调整。

基本上,每个美国科技巨头都有对核能做出接受或至少妥协。亚马逊、微软和谷歌都直接签下购买核能承诺,连之前最反核的苹果也承认「核电就是绿电」。

如今,川普上台没几天,马上就退出了巴黎协定,不但喊停风电计画,还诟病风机「又丑又贵」。他的能源政策是拜登时代的180度转弯,「我们要钻油,宝贝,钻油」,唯一跟拜登在能源议题上相符的只有坚持美国核能发展的重要性。

上次川普退出巴黎协定,欧盟挺身而出稳住了全球绿色转型的局面。但是此时非彼时,现今欧洲的国力远远不及当时的2017年,欧洲的经济成长早就输给美国,承受不了2022年俄乌战争引起能源危机的重击。在民怨四起的状况下,「欧盟绿色政纲」的支持度大不如前,目前看到的是许多项目的拖延,但如果极右派支持度继续上升,很有可能欧洲对绿色转型的坚持也会崩溃。这样一来,对努力研究碳足迹、ESG、买绿电、加入RE100的台湾企业是情何以堪?

并不是说台湾应该老是跟着国外的风向走,但如果真的是要跟国际风向的话,是不是至少要跟到最新的风向?而不是大家都在跳华尔滋舞了,只剩下台湾一个在跳恰恰?

也不是说气候变迁不是重要的议题。毕竟,它是一个物理现象,不是一个政治现象,我也认同台湾有台湾的义务。但是,如果台湾真的要降低碳排的话,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步骤应该是重启我们的核电厂才对。如果对实质减碳最重要的事情不做,当国际转向却又后知后觉慢半拍,这最终将会是个昂贵的错误。(作者为洁净能源推广协会发起人)

#风向 #拜登 #核能 #慢半拍 #后知后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