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情还没结束,疾管署去年底宣布扩大公费抗病毒药物使用对象,今年2月底以前,若有类流感症状且身边有发病者,皆可公费用药,目前尚余278.2万份。专家不建议自备流感药物出国,流感抗病毒药物皆为处方用药,务必就医诊断后使用,以免用错药而耽误病情。

疾管署在全国约4千家合约医疗机构皆有配置公费流感抗病毒药物,包括克流感、易克冒及瑞乐沙。本流感季已使用22.3万盒,上周使用量为2万人次,目前尚有278.2万人份,其中35.6万人份已铺货至各县市。

近来有民眾打不到疫苗,或是出国前来不及打疫苗,纷纷询问如何取得流感药物。台大医院感管中心主任、台湾感染症医学会秘书长王振泰表示,虽然流感抗病毒药物没有太严重的副作用,较常见的是肠胃不适,但最令人担心的是,非流感情况下服用,病毒可能产生抗药性。

王振泰呼吁民眾不需要囤药,以免造成排挤效应,让真正急需的人无法立即取得,仍建议民眾有症状应尽速就医诊断,如有明确的流感症状,或家人、同住者、亲密朋友被诊断流感,才合乎用药时机。

三军总医院感染科特聘主治医师、台湾感染症医学会理事长张峰义认为,并非每位民眾都有办法分辨流感症状,以医学会的立场,不会推荐民眾自备流感药物出国,且这些都是处方药,需要医师诊断开立,自行服用是不妥当的。

张峰义强调,万一用了不对的药,自我预期疾病会好,最后却没有痊癒,哪个医师敢负这样的责任?他提醒有出国计画的民眾,应该准备的是「万一生重病如何就医」?「要不要先买医疗保险」?如果已有身体不适,则不建议出国。

#抗病毒药物 #公费 #出国 #扩大 #流感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