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装置容量激增,大陆发改委9日表示,正採取措施缩减对再生能源的补贴,并称日前公布的新能源上网电价,将朝「市场化」改革。

大陆近年来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数据显示,再生能源发电装置规模全球最大、发展速度全球最快,中国煤炭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68.5%,下降至2023年的55.3%,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由9.7%,提高至17.9%。

路透报导,2024年,大陆的太阳能发电机装置容量打破本身纪录,较2023年增长45%。根据国际再生能源总署(IRENA)的数据,中国大陆目前的太阳能装置总容量接近887百万瓩(GW),是美国的6倍以上。

装置容量的激增,意味着大陆较原计画提前六年达成2030年的目标,突显其清洁能源推广的速度;与此同时,美国总统川普上个月就任后,立即签署行政协议,第二次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并承诺放宽石油和天然气开採的限制。相较之下,中国大陆仍坚持走再生能源路线,并朝「市场化」改革。

发改委和能源局根据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能源领域价格改革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于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品质发展的通知」提出,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发改委表示,大陆各类清洁能源的装置总量,已占全国能源总装置容量的40%以上,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此前支持再生能源上网电价的保障制度。发改委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与早期阶段相比,新能源开发的成本已大幅下降」。

发改委进一步指出,自2025年6月起完工的任何新项目,其电力结算价格将採用「市场化竞价」方式。不过,发改委并未提供具体的定价公式。

对于新建的太阳能发电厂而言,减少补贴可能会给大陆太阳能产业带来压力。此外,大陆太阳能产业因生产过剩,导致太阳能面板价格暴跌,威胁到中小企业的生存,可能引发破产潮。

#装置容量 #中国大陆 #改革 #上网电价 #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