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机号1130勇鹰高教机去年才交机,未料15日执行飞行训练时,突遇双发动机失效而落海,所幸机上飞官顺利获救。这是勇鹰高教机交付空军后首起失事,前空军副司令张延廷认为,此次意外机械因素最大,空军得彻查发动机问题;他也嘆,政客不应好大喜功而赶工,势必要安全至上。

汉翔公司2021年起陆续交付勇鹰高教机给空军;据悉,昨日失事的勇鹰高教机是去年才刚交付的新机,并在5月完成首飞,累积飞行时数仅183小时,也因此空军谨慎对待,将偕同汉翔一同调查。

张延廷分析,昨日晴空万里、能见度高,环境因素可先排除,虽无法完全排除人为因素,但他认为机械因素机率较高,可能是发动机本身有问题,涡轮叶片击中另一具,导致双发动机失效,毕竟同时遭到鸟击的机率实在太低。

张延廷指出,勇鹰已经交了40架,估算该机种飞行时数才1万多小时,还不满2万小时就首次出现意外,失事率非常高,这是一个警讯。他直言,飞机零件细节不能马虎,但政客总喜欢赶工,希望在任内剪彩,可空中一旦出事就是人命关天,切不可成为政客好大喜功下的牺牲品。

民眾党立委林忆君说,据汉翔公司内部知情人士指出,现在勇鹰机严重故障的发动机,其维修进度非常缓慢,加上发现好几部发动机,都是非预期损坏的问题,因为汉翔「赶着交机」,目前确实有颇大的麻烦与压力。

林忆君嘆,勇鹰高教机近3个月以来,已经发生3起严重异物吸入事件。对飞机而言,发动机吸入异物非常致命,因此各机场每天都会做跑道异物清理排除,以确保跑道净空,若连续发生严重异物吸入的事件,那就明显的表示,我们空军的飞安管控与作为,根本就是「螺丝掉满地」。

#高教机 #发动机 #空军 #失事 #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