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劳动部统计,全台至去年11月共有167家庇护工场提供2114位身心障碍者工作,但庇护工场长期营运困难、薪资偏低,监察院曾促劳动部检讨。新北市劳工局长陈瑞嘉呼吁中央鼓励具规模的企业善尽社会责任,对庇护工场挹注资金甚至自设,亦可达到ESG指标;业者则无奈说,ESG须结合本业,有其难度。
据六都2021年至2024年庇护工场资料,北市从42家增至43家、新北从27家减至25家、桃园从15家增至20家、台南从6家增至7家、台中及高雄各维持8家、12家,4年来以桃园增幅最大。
陈瑞嘉认为,企业推动永续发展,ESG指标(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Governance公司治理)至关重要,政府可提供减税、产品免营业税等诱因并帮企业宣传提升形象,除可协助弱势解决庇护工场经营困难与员工薪资过低难题,也能使企业达到指标,可谓双赢。
他说,台湾的庇护工场大多是NGO或中小企业设立,目前大型企业多是购买一次性庇护商品达成S指标,若每年挹注经费甚至冠名、自设庇护工厂更好,除可善尽社会责任,企业部份工作交由庇护工场做,让庇护员工有稳定收入。
淡江大学大眾传播学系助理教授马雨沛说,企业为符合永续指标,可採更多元型态与投入来思考,包括採购、冠名或辅导协力非营利组织的永续经营与韧性治理能力。
马雨沛也说,近年听闻非营利组织因资通讯人才有限,管理捐款、销售庇护工场产品出现资安危机或泄漏捐助人个资的诈骗事件,伤害非营利组织的信誉很大,影响捐助人的信任。
金控及大型企业说,ESG已「竞争」到非单纯捐款与冠名,还须结合本业,否则评比时会被质疑「捐钱了事」,很多时候不是企业不帮忙,是捐助理由无法说服公司的永续委员会,建议受捐助单位要找出自我特色及亮点,才能吸引企业赞助。
大型企业永续主管举例,电信业须结合传播通讯,远传就主攻偏乡远距诊疗;金融业须结合融资业务,中信金成立专责团队,担任五个离岸风电案场开发商财务顾问;汽车业结合运输本业,裕隆投入偏乡与长照运送,在赠车模式外开创捐赠里程数模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