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药师在社群媒体上发文控诉,鹿港基督教医院鼓励院内员工拿慢笺回来,可领取义工时数、换取奖金。也有民眾在北部医学中心就诊,院方竟以话术误导民眾,要求病患第三次慢笺领药须回医院,才能挂号下次回诊。药师团体直言「这是不可取的做法」,并点出医院「以药养医」已是公开的秘密,也就是透过调剂药物赚取药价差,呼吁政府应该强制分流,规定第二、三次慢笺在社区药局领药。
依据健保署规定,目前有100种疾病可领取慢性处方笺,病人可选择到原开立连续处方笺的医疗院所,或任何一家健保特约药局领药。但基层药师协会理事长沈采颖指出,有民眾在北部医学中心就诊,领取慢笺后,院方竟告知「第三次领药须回医院,才能下一次挂号」。她也曾听闻医师直接告诉病人「外面的药和医院的不一样」,因此一定要回医院领药。
沈采颖表示,医院用这些不当方式,让民眾必须跑医院领第二、三次慢笺,原因在于「药价差」漏洞太大,也就是健保给付价格和药品进货成本的差价。日本花了20年才把药价差降到10%,国内医院「以药养医」已是公开的秘密,如果现在不做,距离真正的「医药分业」遥遥无期,政府应该强制规定慢笺第二、三次不要回医院,须至社区药局领药。
药师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黄金舜表示,有些医院为了营业额,长期透过药物赚取药价差,手法就是把处方留在医院、增加调剂量,甚至透过手段,例如要求病患第三次调剂必须回到医院,再帮忙挂号,是不可取的做法,不应以此增加民眾的困扰。
不具名医界人士分析,不论是医院、药局都有药价差,许多药界大老自己也开连锁药局。病人到哪里去,哪里就有药价差可赚。药界过去提出要求公立医院强制释出处方到社区药局的诉求,医院协会则提出建议,让稳定的病患不必再分3次领药,一次领完3个月的量,却遭药界反对,搁置至今。
北市郑小姐因为工作忙碌,老是忘记领取慢笺,延误用药导致过敏症状加剧,她期盼不必再分3次领药,让病患更方便。但医改会执行长林雅惠认为,许多病患在多个科别就医,领了很多药,却找不到地方谘询,社区药局的角色仍相当重要。
不只大医院抢慢笺生意,也有社区药局以「领药送赠品」方式吸引客人。社区药师私下透露,很多药局都会这样做,只是没有人检举,走在法规的灰色地带,常有新开幕的药局送礼招致检举而触犯《药师法》。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