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于川普总统多次提及台湾的半导体关税,加上外媒传言台积电将资金或技术入股英特尔晶圆厂等,开春第一个月,台湾就迎来国内政经的不平静,总统府也罕见召开国安敞厅谈话,提出政府具体应对方向。
其实不难剖析川普针对台湾半导体产业放话的目的,除了国家安全目的之外,更多是降低美台巨额美元贸易逆差、美国产业升级、制造业回流、以及增加就业问题。换言之,提升半导体晶片关税或投资英特尔等消息是否属实,必须思考的是,这样政策作为是否有办法达到上述目的;此外,也要思考美国会有什么工具来强迫、利诱台湾企业配合这些目的。
平心而论,实务上美国要对晶片课徵关税难度很大,对自己国内影响更是立即且巨大的。美国由于缺乏完整半导体产业及电子代工,进口多是终端完成品,而台湾很少将晶片直接输往美国封装,甚至也不是把封装好的晶片送去美国做产品组装,反而最多的是已组装好的电脑产品。
倘若川普对晶片课徵关税,而不是终端产品,则对美国本土的组装厂或封测厂相当不利,伤害的恐怕是美光这类企业;若川普瞄准的是各类含有晶片的终端产品,这范围太广,美国除了必须明确指出哪些产品要被课徵关税,还要思考产品的独特性。例如Nvidia、Apple的晶片短期内不可能离开台积电,他们的终端产品可能因关税巨幅提高被迫移往其他国家组装,甚至只能将关税自行吸收或移转到消费者。如此一来川普的目的不但完全不见成效、而且带来负面效应。
另一方面,台积电入资英特尔晶圆厂几乎是令人难以想像。英特尔在去年第三季已传出将制造部门分拆的消息,台积电总裁魏哲家业已在当时表态完全没有意愿接手,可见这样的合作无法创造1+1>2的利基,甚至会引起反垄断法律疑虑,这也意味着,无论是资金挹注或是技术入股,都不是台积电会考量的,即便英特尔用很优惠条件期盼能入赘,这些晶圆厂要导入台积电的管理文化、设备、制程技术等,恐是五年以上大工程,这点从亚利桑那厂的营运规划可以看到端倪。
目前新闻传出的各种可能剧本、其实对美国都会产生严重且长远的伤害;不仅美国许多智库学者提出相同的疑虑,国内半导体业者也多难以置信。川普政府其实需谨慎思考、如何以互惠双羸的有效方式,强化美台半导体产业供应键才是正道。
川普这样无序错乱、犹豫不定的时空下、其实也正是台湾的机会。
我政府和企业应当紧密合作,从数据上、实务上、发展策略上,不厌其烦且主动积极地告诉川普政府必须考量利与弊,晶片问题很现实地只有「台湾强,则美国强」这样的选项。
此外,政府应汇整企业投资状况,仿照日本提供美国一份投资大礼包,强调台湾是协助美国产业升级的最佳伙伴,这样的安排能让川普有「带回就业和经济成长」的政绩可宣传。当然,也要表达我们对美政府的期待,如台美贸易协定、避免双重课税等。
其次,关于贸易顺差,若仔细推敲美国前贸易代表莱特海泽的言论,「川普并非不接受顺差,而是希冀合理且公平的贸易,还有未来实现平衡的方法」。台湾对美国的顺差问题,配合全球半导体供应键的建构、及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再启,其实是有相当合理的讨论和诠释空间。
最后,鑑于川普将晶片与国家安全挂鉤,台湾应适度增加国防相关预算,并且强化供应链安全合作,让美方理解「台湾的安全即美国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台湾愿意为自身的安全负起更大责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