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美贸易战不断升温,中国近年透过其在关键矿产供应链的优势,频对美国採取资源战反制。近日传出,中企因配合政府今年1月的新禁令,暂停锂加工技术的出口。由于锂广泛应用在储能、电动车、3C电子等多领域,市场担忧在禁令效应扩散下,将对全球上述产业造成衝击。
路透19日报导,中国商务部1月2日宣布将调整其「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其中拟新增限制出口「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因中国在全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产量占比逾8成,消息一出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报导称,江苏锂制造商久吾高科1月份已经告知客户,将从2月1日起停止出口名为「吸附剂」(Sorbent)的过滤设备;另一家主要的「吸附剂」生产商西安蓝晓科技,也传出正在与中国政府就相关提案进行谈判。在担忧今后产品供应紧俏下,中国A股上市的久吾高科19日股价上涨6.4%,蓝晓科技更飙涨8.5%。
吸附剂是用来从含有锂的盐水或其他溶液中提取锂的关键设备,而中国正是全球最大的吸附剂生产国。一名与中国相关企业往来的国际律师透露,中国商务部官员已经走访多家公司讨论这项提议,甚至警告其中一家企业暂停一笔约10亿美元的出口交易。就连银行也被要求针对清单上的相关产品进行出口融资前,需经过额外的批准。
知情人士表示,儘管商务部的提案目前只是建议,但已开始改变行业行为,若该提案之后获得批准,相关企业需获得中国政府许可证,才能向海外销售此类设备。
报导指出,短期内中国吸附剂出口的中断,可能会影响西方石油企业提取锂的计划,限制其技术选择。另随着全球对电动车和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激增,锂的市场需求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国际能源机构(IEA)表示,未来几年,电动车将对锂的需求造成巨大的推动作用,这让锂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中国在锂提取技术方面的优势,使其在贸易战中有了更多的主动权。
儘管目前还不清楚中方有关禁令实际落实的情况,但提出这项规划,就足以显示中国有意利用其在许多关键矿产生产、开採、加工领域的主导地位,作为今后与美方在贸易战上的谈判筹码。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