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极端气候影响加剧,如何面对暴雨及淹水已成为各大城市的重要课题。为提升排水系统量能,北市府目标将降雨容受力从时雨量78.8毫米提升至88.8毫米,因此自筹30亿元于小巨蛋周遭打造全国首创地下贮留管「敦北地下大排」,全长1250公尺,总计贮留量约3.2万立方公尺,相当于16座标准游泳池。
水利处长张凯尧说,北市府花了3、4年研究地下贮留管,优先选择敦化北路兴建,原因在于该路段过去饱受积水之苦,且过去市长蒋万安在担任该区立委时,就有不少里长与当地居民向他请愿,希望能减少淹水情况。
张凯尧表示,过去曾在一级淹水区的文山区兴建地下滞洪池,解决淹水问题,但小巨蛋邻近地区并不适合兴建滞洪池,一旦施工会对周遭住家、交通环境影响甚大,加上北市寸土寸金,所以参考日本施作地下贮留管,将滞洪空间由「面」转换为「线」。
他说明,早期台北市还是尚未开发的农业区时,55%的雨水可自然入渗土地;但如今遍地都是地砖铺面,入渗率仅剩10%,其余的水会在地面上流窜,经由排水沟流至下水道。又因北市周围河川水位高于地面,所以需将水先引流到河边,再用抽水机帮浦进河川。若抽水机出状况或雨量突然暴增,贮留管就可作为调节系统,先将水贮藏住,待雨量缓和后再慢慢抽出。
「敦化北路地下贮留管」全长1250公尺,管内径为5.6公尺,总计贮留量约3.2万立方公尺,相当于16座标准游泳池。目前规画从敦北公园作为贮留管起点,沿敦化北路推进至台北小巨蛋,管线皆为地下施工。由于排水点高约40多公尺,因此设计了6个「瀑布型」引水竖井作为缓衝,并利用段位差发电、蓄电,未来可做为抽水时的电力来源。
张凯尧表示,工程预计8、9月发包,10月决标,年底开工,工期38个月。未来也计画在承德路上,从成渊高中到建成公园兴建下一座贮留管。至于被问到非雨季时,是否会像其他滞洪池一样开放给民眾参观?张凯尧则表示,贮留管基于安全考量,设置地点比捷运还深,因此不便开放民眾参观。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