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从北方飞来台湾度冬的小辫鸻常停留在云林的花生田,而有「土豆鸟」之称,云林野鸟学会理事吴崇汉为了保护云林栖地,推动小辫鸻乡村旅游,让农民获得经济上的支持。22日在元长乡一块农田举行焢窑、放风筝、观鸟活动,大伙在农田奔跑时,小辫鸻现场惊喜现身,引起惊呼。
小辫鸻每年10月底至2月飞来台湾度冬,牠们停栖于採收过后的云林花生田而被称为「土豆鸟」,落脚处包括虎尾镇、土库镇、二崙乡、崙背乡、褒忠乡、元长乡,占全台总数9成。
小辫鸻对农药敏感,研究小辫鸻行为多年的吴崇汉与云科大休閒运动研究所学生池沛玲发现,牠们栖息的农田大多未喷农药。
吴崇汉表示,保护小辫鸻栖地必须从友善农业做起,让农人因小辫鸻而有收入,就能保护栖地免于污染。他为国中小、幼儿园、机关等团体提供免费公益演讲,提倡小辫鸻乡村旅游、生态标章,支持农人友善耕作。
土库镇马光国小幼儿园听完演讲后,22日60多人组团到元长乡青农李政学的花生田焢窑,感受小辫鸻的居住环境。
李政学花生田的蚯蚓特别多,一淹水总吸引很多鸟来觅食,起初以为是害虫多,听了吴崇汉演讲才知道是有机质多、蚯蚓多,头上有一根长长羽毛的鸟就叫「小辫鸻」。李政学使用天然酵素益菌改善土壤,理念与吴崇汉不谋而合。
马光国小幼儿园主任王韦尹说,云林更是全台湾最多土豆鸟之处,透过焢窑、放风筝让孩子体会友善环境就是爱土、爱鸟,欢迎牠年年回来。
小朋友在花生田放风筝时,8只风筝上写「让爱纷飞再见土豆鸟」,竟吸引小辫鸻路过飞来瞧瞧,大伙儿一阵惊呼。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