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11月川普胜选,因应川普2.0变局已成为国际政治的显学,唯独台湾与眾不同,赖清德政府仍活在美国前朝官员与台湾独派打造的同温层中,继续渲染美方空泛的政策声明,制造川普持续支持台湾安全的假象,忽视美国主流媒体及期刊对台湾发出的警讯。
不宜拥抱川普黑名单
川普甫当选就开列一串黑名单,包括前副总统彭斯、国安顾问波顿、驻联合国大使海莉、前国防部长艾斯培等人,后来又增列前国务卿蓬佩奥与海莉,预告永不录用。但赖总统就任后先后接见了彭斯、海莉与蓬佩奥,有意无意间与川普打对台。
前白宫副国安顾问博明在2021年元月6日美国「国会之乱」当天请辞,表明和川普路线保持距离,日前他再度访台为《沸腾的护城河:保卫台湾的紧迫行动》打书,赖清德总统、萧美琴副总统分别接见,林佳龙以外交部长之尊站台打书,除了自嗨外,毫无实质效益。
与赖政府互动的美方人士,全都远离权力核心,当各国政要络绎不绝奔向华府时,台湾却无法与川普政府建立沟通管道。正如《纽约时报》指出,台湾高层对美台关系表现出镇定且充满信心;但实际上和川普核心圈子无从建立管道;华府圈内人士认为「看起来台湾好像押错宝。」
除了欠缺沟通管道之外,赖政府向美国传达的讯息,几乎是拜登时代的翻版,对川普团队不具吸引力,无法赢得川普政府的注意与认同。如民进党的「三链」策略,民主价值链、非红供应链、与第一岛链,与川普的思维与目标毫无交集可言,甚至可能引发反效果。
最近《纽时》、《华盛顿邮报》及《外交事务》专业期刊发表多篇关于台湾的新闻报导与评论文章,针对川普重返白宫对台湾不利发出警讯,但赖政府置若罔闻。
《外交事务》的「台湾执念:美国战略不应纠结在无法获胜的战争」专文直言,台湾对美国当然重要,但未重要到要与中国发生战争;美国要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与台湾沦陷之间有「第三个选项」,在台海发生战争时,美国不必派遣军队。
对于一中政策,《外交事务》专文指出,川普政府应强化一中政策,保持「战略模糊」,劝阻台湾不可独立,恢復美台来往限制,同时公开或私下向中共保证将会尊重中国的红线,愿意接受包括统一在内的两岸和平解决分歧。这种「类弃台论」出现在权威期刊之中,暴露出赖政府对美政策难度提高。
不能在同温层中取暖
《华邮》则指出,川普威胁要併吞格陵兰,接管迦萨走廊,以及美俄协商,乌克兰可能要割地赔偿,这种交易式途径令台湾忐忑不安,习近平会更大胆推动统一台湾。《纽时》也报导,台湾看着美国改与俄罗斯站在一起背弃乌克兰,不禁忧心面对中国威胁时是否过于依赖美国支持。
台湾问题频频出现在美国主流媒体,代表的是连美国都关切川普2.0对台湾安全的衝击,但从去年11月迄今,赖政府毫无应变政策可言,仍活在拜登时代的舒适圈中。赖清德在国安高层会议提示,台湾持续展现自我防卫决心,加速强化国防;扩大对美国的投资与採购,促进双边贸易平衡;以及「全球半导体民主供应链伙伴倡议」,其中「半导体民主供应链」与川普的思维背道而驰。国家元首不肯面对台积电变美机电的威胁,社会对经济安全疑虑只会更深。
赖政府只能依赖政治话术来掩饰窘迫的局面,如美方声明中重申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国务院官网删除不支持台独,都被赖政府大做文章,扩大解读为川普对台湾支持不变。倚美抗中,紧抱美国大腿仍是赖政府唯一策略,赖政府似乎无法脱离过去的窠臼,拒绝面对川普不是拜登,国际体系已从美国主导的单极体系,转变为多极体系的现实。
川普26日再度拒绝承诺阻止中共武力攻台;澳洲智库《洛伊国际政策研究》研究报告指出,全球193个国家中,已有119国承认中共的「一中原则」及中共对台湾的主权主张,台湾在国际社会更形孤立。不需国安团队研判,赖清德只要多看看国际媒体报导就知道台湾真实的处境。台湾处境艰困由来已久,责任不在赖总统,但元首接受人民付托,就要诚实面对内外变局,不能在同温层中取暖。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